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
加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有效途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个组织的领导核心。笔者认为,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实施:
加强村支部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党组织的号召力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组织成员尤其是“一把手”的能力、素质和人格所形成的威信。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村支委产生方式,积极推行“两推一选”等选拔村支部成员的办法,把党内民主与群众路线结合起来,把能够带头致富、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选上来,把素质
高、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党员选为“领头雁”,从而提高村支部成员的群众公认程度和整体威信,提高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感召力,为党的领导打下坚实的干部基础。
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增强党组织的辐射力。各级党委要把壮大农村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社会变化的客观实际,摒弃求全责备的老观念,把有知识、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农村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用党的事业吸引他们,并适时吸收进党员队伍;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使之真正成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真正发挥“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活动”的辐射作用。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没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实力,就很难为群众服务,久之必然失去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在“农”字上下工夫,做文章,不断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努力做到:不断强化宗旨观念,诚心诚意为农民服务,反对脱离实际,不干实事;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反对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坚持艰苦创业,反对奢侈浪费;坚持遇事同群众商量,发扬民主,反对个??主义和强迫命令;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反对以权谋私;坚持把对上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反对不顾大局和损害群众利益。做到了这些,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渗透力。当前,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农民队伍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农民群体阶层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精神需求复杂化的新特点,认真摸清群众心态,找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点。切实改变过去那种标语口号式、大会号召式、行政命令式、强迫服从式等老套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和载体建设,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大力探索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充分发挥村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走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覆盖面和渗透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帮助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增收致富。积极营造“两委”同心,党群相依、共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有效履行职责,增强党组织的控制力。一是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权。突出的是把好村委会的选举关,把党的主张和组织意图通过合理、合法、严密的程序和规则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村民的民主素质和法律素质,使选举达到选民参选率高、当选干部素质高、群众满意、领导满意的良好效果。二是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要对党组织的决策范围、重要内容和程序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确保党组织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确保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三是对所属党员干部的监督权。要通过搞好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维护集体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增强党组织的约束力,不断加快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进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