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奶粉双氰胺疑云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新西兰奶粉双氰胺疑云调查
即使把双氰胺当作三聚氰胺同等毒性,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液态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限量的规定,即每千克不超过0.15毫克——这个标准已经非常严格,这些奶对婴儿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的奶粉的奶源100%来自新西兰。”这句广告语曾经是中国多少父母选择奶粉的第一选择。
近日,以出产高品质奶粉著称的新西兰忽然爆出牛奶被检测出双氰胺的新闻,引起国内网上一片惊呼:“新西兰的奶粉也不能吃了!”“还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产品?”……
1月24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宣布,该国牛奶和奶粉中发现存在低毒的化学物质双氰胺(dicyandiamide,简称DCD)残留。
双氰胺这个听起来像是三聚氰胺“兄弟”的东西,为什么会进入牛奶,其危害到底大不大?
使用双氰胺出于环保考虑
这次“新西兰奶粉风波”,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网站上对于该事件做了解释。
??2012年9月,恒天然集团检验全脂奶粉、脱脂奶粉和酪乳粉的100个样品,在其中10个产品样品中检出了极其微量的双氰胺残留,于是上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11月份又对多批次奶制品和原料奶进行了检测,均没有检测到双氰胺,不过出于更高要求的考虑,新西兰方面还是在牧场中停用了双氰胺。
双氰胺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牛奶中呢?
知名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向记者解释,在新西兰,部分牧场中要施用氮肥,氮有一部分会转化为硝酸盐,不会被植物利用,流入河流中还会造成水污染。
“双氰胺有吸附的作用,能控制氮释放的速度,可以让硝酸铵不至于很快释放到大气中或土壤中,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不过,牧场中施用的双氰胺会有微量吸附在牧草上,进入牛的消化道内,吸收代谢后分泌进入了乳汁,在奶粉中就会有微量的残留了。”云无心解释说。
事实上,双氰胺作为硝化抑制剂已经有30年历史,在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都批准其作为化肥使用。从2009年到2012年,在新西兰农林部、恒天然、新西兰乳品协会、化肥制造商研究协会赞助下,田野温室气体研究联盟主持开展了这项关于双氰胺的实验。
科研人员发现,把双氰胺喷洒在牧草上,既可以使草长得更旺,又可以分解牧场肥料副产品中的硝酸盐,从而有效地保护湖泊河流不受绿藻污染。
根据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在此次事件后的说明,只有不到5%的新西兰农场使用了双氰胺,并且一年只用两次,每次使用只会使牧草在短短几天内有微量残留。
在牧场里暂停使用双氰胺的新闻并没有引起新西兰民众的强烈反应,新西兰官方也公开声明,并没有停售或召回相关奶类制品。记者综合了各方媒体报道,中国台湾、香港特区、日本、美国都对此都很平静,不过,可能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缘故,大陆在误传新西兰停售了相关奶类制品后,媒体和消费者的担忧有些强烈,再加上又是与三鹿事件有瓜葛的恒天然公司,让更多人产生怀疑。
恒天然中国总部在给媒体的书面回复中称,“虽然检出双氰胺不存在食品安全或健康风险,但为杜绝双氰胺进入新西兰食品的可能性,恒天然赞成采取最严厉的预防措施,支持新西兰两家化肥公司主动暂停出售和在牧场使用双氰胺。”
中国是双氰胺的生产和出口大国
对于国人来说,双氰胺是一个乍听起来有点耳熟,实际上仍然陌生的东西。在氰胺类物质中,除了三聚氰胺、双氰胺,还有一个“兄弟”叫单氰胺,而中国其实还是氰胺类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
宁夏石嘴山地区是中国氰胺产品的主产地,记者联系到国内最大的氰胺产品生产企业大荣集团,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刘丰海介绍说,氰胺产品最前端的原材料是低灰分的煤和石灰石,宁夏具有无烟煤和蓝碳的原料优势,所以成为了生产基地。
“单氰胺和双氰胺的原料都是一样的,只是工艺路线上有一些差别,生产单氰胺以后直接聚合就是双氰胺,单氰胺要控制温度,不能让它聚合,而三聚氰胺最早也是以双氰胺为原料生产的,后来因为成本原因,改为用尿素生产。”刘丰海说。
氰胺产品在世界上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刘丰海告诉记者,中国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生产,最早在江浙一带。单氰胺主要用于生产农药,现在还有开发用于农业的,比如作为樱桃、葡萄的催熟剂。
“因为氮不能燃烧,双氰胺能起到阻燃作用,因此在电脑、手机、电视的面板上都有应用,需求量很大。”刘丰海说。
另外,双氰胺在数十个领域都有应用,双氰胺本身可以制造农药;作为水处理剂,它有吸附作用,能凝聚杂质成絮状再过滤;作为固色剂,它加到染料中,可以让衣服不容易掉色;在医药方面用途也很广,比如双氰胺与乙胺等反应可以合成相应的烷基双胍,而烷基双胍盐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记者从宁夏石油化工协会了解到,国内双氰胺的生产可能超过10万吨,产值在15亿~18亿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