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底成矿作用地球化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海底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热液硫化物
天然气水合物
锰结核和结壳
Marine Mineral Resources
Cobalt-rich Manganese Crust
Polymetallic Massive Sulphides
Manganese Nodules
5.1 热液硫化物
5.1.1 简介
发生于海底扩张中心和火山活动区的海底热液矿床
或者富铁、或者富锰,同时含有Cu 、Zn 、Ni 、Co和
Pb等多种金属。副矿物一般有蛋白石、重晶石和蒙
脱石。
塞浦路斯型:形成于洋脊轴部或海底扩张中心,
成分以Fe 、Mn 、Cu 、Zn等为主。如红海、塞
浦路斯和东太平洋海隆。
黑矿型:形成于俯冲带,成分比较复杂,除
Cu-Zn外,Pb的数量有明显增加。如日本黑矿。
自70年代起,一些国家的海
洋调查就先后在大西洋中脊、
太平洋海隆和印度洋中脊等
White
Black smoker
几十处海域发现了海底热液 smoker
活动及其硫化物矿床,此后
许多国家相继开展海底热液 Sulfide
deposit
矿床的探测。美国科学家
Bischoff博士等3人乘
《Alvin》号在东太平洋海 Magma Tube worms
隆(北纬21 °左右)进行海
White crab White clam
底热泉考察,首次意外地发
现,在水深2500~2700米海
底的现代热液喷溢口周围存
在许多长柱状、短柱状的
“黑烟囱”或“白烟囱”。
这些“烟囱”是海底热液嗌口喷出大量含多金属硫化物
岩浆,经海水冷却形成的沉淀物一柱状“烟囱”。它们
一般高几米至几十米、直径几十厘米至几米,高者达百
米、宽者有十几米,有的甚至形成小丘。由于“烟囱”
的沉淀物中含有工业价值的矿物,特别是黑“烟囱”类
多金属块状硫化矿物,普遍含大量Cu 、Pb 、Zn 、Fe 、
Co 、Ni外,还富含Au 、Ag等贵金属。因此,有人称黑
“烟囱”为“海底金库”。科学家还发现,这类“烟囱”
沉淀物沉积成矿速率快,形成时间短,硫化物每5天就
能堆积40厘米厚。据估算,在东太平洋厄瓜多尔附近的
加拉帕戈斯断裂带中,砷化物矿床形成的时间只有100
年,因而有科学家称这些海底是现代“热液矿床制造
厂”。
海底热泉可以通过探测羽状体来寻找它。(电视
抓斗)
5.1.2 海底热液的分布
二十多年深海底热液矿床和生物群落调查研究表
明,其主要产出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其中以太平
洋的露点最多。据不完全统计,规模较大的有近
20处。
•太平洋有加拉帕戈斯断裂带、东太平洋海隆、
瓜伊马斯海盆、胡安·德雷卡区、马里亚纳海槽
区、日本海沟区、日本鹿岛海山区、斐济北部
海盆、劳海盆、冲绳海槽等;
•大西洋有:大西洋中脊、墨西哥湾佛罗里达、
劳海扇区、路易斯安娜陆坡区等。
海底热液喷口和相关金属矿床的分布
(有149处为还在活动的热液喷口)
经初步评价金属资源量具有工业价值的有:
红海热液硫化物矿床,约1亿t ;阿特兰蒂斯Ⅱ海渊多金属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