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通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9月 正确认识公选课的作用 课堂纪律 考查方式:两级记分制 平时成绩30分 大作业成绩30分 期末考查试卷成绩40分 学习目的:希望大家能对通信知识产生兴趣,活学活用,关心自己的通信生活。对未来新的通信技术的到来有所准备,正确取舍!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第二部分 移动通信概述 第三部分 数字移动通信的相关技术 第四部分 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第五部分 下一代网络(NGN)和无线移动互联网(WMI)的发展将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一、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二、还记得我吗-----寻呼机 三、从嫌弃我到喜欢我------小灵通 四、五光,“十色”--- 十年手机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一、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引 言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传递信息的方式。 鸡毛信、烽火台 写信 电磁波(法拉第开创 麦克斯韦建立 赫兹验证 1888年电磁场理论宣布建立 信息论(香农)诞生:是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 手机(1973年4月,马丁·库珀 摩托罗拉 原型)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转 现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 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 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 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人工接续(话务员); 大区制; 电子管设备(笨重); 保密性差; 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自动交换机出现(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采用大、中区制;频谱利用率提高,用户增多(中小容量); 具有一定的保密性; 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从80年代以后 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 分为三代。 第一代(1G)移动通信 大约由1980年~1994年 频分多址(FDMA)制式 普通模拟电话(TACS AMPS) 实际数据速率为2 . 4 KBit/S。 大哥大 第二代(2G)移动通信 大约由1995年~本世纪初, 时分多址(TDMA)制; 数字制式(GSM 、 IS-95(CDMA)) 数据电路交换(数字电话和简短文本的传输) 数据速率为14.4 KBit/S(实际仅达9.6 KBit/S)。 贵族化到平民化! 过渡阶段------二代半(2.5G) 大约由2001年开始, 分组交换业务 GPRS是主要技术 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数字制式(GSM IS-95) 数据电路交换(数字电话和简短文本的传输) 数据速率目标为115 KBit/S (实际仅为40 KBit/S) 2G和2.5G移动通信技术 第三代(3G)移动通信 有更宽的带宽,带宽可达5MHz以上 高速:最低为384Kb/s, 最高为2Mb/s 无线接入Internet 宽带多媒体服务 3G的目标概括起来如下: A) 全球统一标准,使用统一频段,提高频谱效率; B) 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服务; C) 加强安全保密功能; D) 要求数据传输速率在室内环境下达到2 MBIT/S(步行384 KBit/S) 3G的主要问题: A) 没有一个统一的世界标准(三种),难以做到全球无缝隙漫游; B) 语音是在由2G继承下来的基础结构上传输,而不是在IP网络结构上; C) 视频传输不会达到高清晰度的要求; D) 数据速率虽然有所提高,但难以快速传递大文本和大的E-Mail附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