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住宅建筑南北方差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论我国住宅设计的南北方差异
摘要:在现今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大环境下,大多数的住宅设计形成了一种模式化,方程化,不分区域的照搬照抄,从而忽略了住宅设计本身的意义。住宅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人类使用的,那么住宅设计就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考虑设计,任何凌驾于人类之上的住宅都是不切实际的产物。人类对当地环境的适应及利用造就了住宅本身的南北方差异。因此在现代住宅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人为本,从当地区域气候、生活习惯等出发,设计出适合当地宜君的居住建筑。下面将禅述下住宅设计的几大方面如何与中国南北方的差异性更好的融合。
关键词:南北方,住宅设计,差异性
正文:
1 研究目的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造成了南北方住宅设计存在着差异,本文试图从住宅设计多个方面寻找这种差异,并挖掘其原因,为相关设计做参考。
2 研究方法
主要是文献调研,西安部分居住区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3 南北方差异与住宅设计
3.1居住区规划方面
居住区规划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建筑艺术空间组织、道路交通规划、人流
车流组织、绿化服务设施等等,在此本文将不细述,本文简单谈下南北方的
气候与居住区规划中建筑群的形态及摆放模式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3.1.1建筑布局
对于建筑群体而言,有建筑的间距、排列组合方式和建筑群体的迎风方位;对于住宅区规划而言,有住宅区的合理选址以及住宅区道路、绿地、水面的合理布局其中风向与朝向是影响建筑群布局的重要因素。建筑群的布局方式在平面上一般有以下五种方式,即并列式、错列式、斜列式(统称为行列式)、周边式和自由式。在南方地区,建筑的夏季对通风环境更加重要,因而,以夏季主导风向(东南)为主要迎风面为佳,而建筑群的布局行列式、周边式、自由式均可;北方地区,日照是否充足对住宅本身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北方地区中建筑的布局很少采用周边式,而以行列式居多。楼群的布局方式直接影响到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对单体的通风情况也有重要影响。
3.1.1.1 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常年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因此考虑坐北朝南正南向比较好。到了冬季, 北方的太阳日照高度角比较低, 每天的有效日照时间比较短, 由于日照要求, 建筑的间距比较大, 只要户型设计合理, 通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日照问题主要反映在建筑间距与朝向上, 所以北方的建筑间距比较大, 朝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主, 布局一般比较单一, 只能通过楼高来调整间距和采用点式住宅来点缀小区的手法。由于间距比较大, 所以宅间环境一般比较好, 绿地比例较高, 容积率也较南方要小, 如沈阳万科四季花城( 图1) 和天津顺驰太阳城( 图2) 的布局, 都充分体现了北方的特点。
图1 沈阳万科四季花城平面规划 图2 天津顺驰太阳城平面规划
3.1.1.2 我国南方地区,主导风向南与东南方向之间,传统建筑的朝向是南或偏南方向,而综合考虑防止太阳辐射及防止暴雨吹袭,选择南偏西5 度;到南偏东10 度是最佳的朝向。南方建筑考虑更多的是通风问题, 由于夏天炎热, 如果通风不畅是难以忍受的,虽然空调可以缓解酷暑,可是它也会带来所谓的空调病等副作用。南方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 太阳高度角比较大,象深圳这样的城市, 太阳几乎可以达到建筑的任一个朝向上。日照间距很小, 朝向基本可以不考虑, 这与北方的设计理念正好相反,建筑的空间布局围合感更好,便于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 且空间布局灵活,可以布置任意朝向的住宅, 如深圳万科四季花城的布局设计(图3)。但是由于宅间绿地比较小,要想做出比较大的绿地就必须牺牲一部分用地来特意设计, 这需要开发商具有长远的眼光及雄厚的经济基础, 并有好的买方市场相配合, 如深圳中海阳光棕榈园(图4) 的设计。这是一般开发商不想看到的, 所以就出现了底层架空的手法, 增加了绿地的相互联系, 既解决了通风又减小了空间的压抑感。北方有些小区也采用这种手法, 这似乎有些不必要, 并且还带来管理与节能上的问题, 除非遇到特殊的问题需要解决。
图3 深圳万科四季花城平面规划 图4 深圳中海阳光棕榈园平面规划
3.1.2建筑形态
对于住宅的单体形态常规的大概就以下几种:一字形纯板楼、T 字形、Y 字形、品字形、X 形。针对南北方地区的住宅究竟选择哪一种比较合适呢,抛去考虑容积率等因素以外,单从住宅设计本身来讲,中国北方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度适宜,除夏季外,一年中对日照的需求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缺的,单从这点可以分析得到,一字形纯板楼设计的住宅,居室容易得到充足的日照,且阳台几乎无自遮挡,阳台完全对外,这样的一梯两户单元在北方是特别受欢迎的住宅;而对于除一字形以外的其他几种形态,多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