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树人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浙江省苍南县树人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
1.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2.《旧唐书》:(唐朝)长安(年号)中,(苏)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反映扬州
A.地处交通要道 B.出产精美工艺品C.是繁华的都市 D.市场受官府控制[ : ]
:
AB 封建制度的存在
C 小农经济的制约 D 佛教文化的浸润
5.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的理由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 “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的反清斗争
6.“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B.清政府废止“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苏杭地区传统纺丝业衰弱,上海近代纺丝业发展
7.对于中国近代化,有人这样说:“广东人立言,湖南人流血,江浙人摸钱。”上述评价中“江浙人摸钱”的本质含义是
A.江浙是近代中国财阀的聚集地??
B.江浙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在江浙等地发展较快
D.江浙人具有经商发家致富的优良传统
8.小李查资料时发现一段文字“公司是私家经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公司是:
A 洋务企业 B 外商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9.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A 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 加快城市化进程
C 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 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 ]
10.中国人有过年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 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1.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长带人搜查各家各户私养的羊,兔,割资本主义尾巴”,女主人公菊香说:“都说上头政策已经放宽了,你们怎么还这样做呢?”该情节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
A、20世纪50年代初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初期 D、20世纪70年代末
12.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13.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反映当时中国
A.文明简洁的葬礼成为主流 B.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
C.知识分子已抛弃纲常礼教 D.中西文化产生碰撞和交融
14.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