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必修至一必修五名著导读练习.doc

发布:2017-02-28约8.5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选编 吞吐五千年,随心歌赋尽文章;纵横八万里,极目江山任图画。名著,让世世代代的读者有了扩展生命长度和宽度的时间和空间;名著,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仰望伟大,思考人生,获取滋养生命的营养,培养伟大的精神情操。所以有人说,有价值的生命都少不了名著。其实,生命少不了名著,名著也离不开读者:正是因为有了一代代读者的阅读、欣赏、评价和研究,名著才能不断地显示它的价值,也正因为有了名著,生命中的美才会一点点地多起来。 《论语》与孔子   孔子循循善诱,教诲弟子,或言简意赅,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隽永、寓意深远、耐人寻味,有不少语句已成为格言和成语,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众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如《颜渊》篇中所述,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曰:“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曰:“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大卫?科波菲尔》 人物形象赏析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人物塑造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知识分子典型。大卫自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因受继父的虐待而死去。他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备受摧残,之后又被送到工厂当学徒,因为不堪忍受屈辱的地位,他离开了工厂到姨婆家,姨婆抚养他,让他学习法律,他的性格也在苦难、挫折中成熟,最终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后来成为一名作家,并与心爱的女友结婚。在他曲折坎坷的一生中,虽然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姨婆的话无论在什么时候,决不可卑鄙自私,决不可弄虚做伪,决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 《家》 人物形象 《家》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1.觉新 老大觉新本是个有理想的聪慧青年,因高老太爷想早抱重孙,让他成婚。觉新本与表妹梅芬恋爱,由于姨妈反对,加上两人八字不合,不能相配。最后由父亲用抓阉办法,决定与不相识的瑞珏成婚。这样恋爱三方都陷入痛苦之中。不久梅芬抑郁而死。 觉新是一个为旧制度所薰陶而失掉了反抗性格的青年人,心底里虽然有着是非和爱憎的界限,也理解夺去了他的幸福和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梅和瑞珏的是“全个礼教,全个传统,全个迷信”,但他无力挣扎,只能伤心地痛哭,忍爱着精神上的痛苦。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但同时又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维护者的角色。作者对他是有一些批判的(通过觉慧,曾多次批判他的怯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谅。读者只有在把他当作一个牺牲者的心情下才可能产生一点惋惜;这种情绪却往往又为人物自己的行动所否定了。 在觉新看来,他的“无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两大主义使他暂且过上了安静的生活,但他没有看到,他的两个弟弟也没有看到,他所作的牺牲,真正的换来了觉民和觉慧的幸福。 高觉新是一个受害者,同时他又间接损害和毁灭自己所爱的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