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城三中化学学科学案活页
年级主任签名处 学科组长签名处
主备人:马波 课题: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时:一节 时间:3月10日
导学提纲:
一、基础知识回顾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 = =
原子不带电的原因: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 、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这三种粒子,如 。
不同种原子里的质子数不同,同种原子里的质子数相同;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决定元素种类 ( )
(4)三决定 决定原子种类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5)相对原子质量=
C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
相对原子质量≈ +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 (质子数)的一类 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不同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 ,也有可能是 (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但 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a、书写方法:大写,如两个字母一大二小。Co表示钴元素。
b、意义:①表示一种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 。如O表示 ,
注意:③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表示 、 、
【规律总结】如Fe、He 、C 、Si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相应元素的符号具有以上三种意义(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关知识参考复习资料七)。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 ;2CO2只表示 。
c、有关元素周期表:发明者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横行叫周期,纵行叫族。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
电子层数=周期数(如钠原子核外3个电子层,钠元素在第三周期)
d、分类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 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 构成 联系 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的分类。离子 阳离子:带 的离子:
阴离子:带 的离子:
写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量和电性(电量为1的可省略不写)
碳酸根离子: ,氢离子: ,2个亚铁离子: ,5个钙离子:
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NO3 -: ,7Fe3+ ,2H+
(3)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
例如,指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①2Mg ;
②H2O
③CuO ,④CO32- .
(4)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自然界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4.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1)纯净物是由同种 构成的。单质分子是由同种 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 构成的。如1个氧分子是由 、1个水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