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应急预案及程序汇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人发生误吸时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一)应急预案
住院病人误吸而发生病情变化后,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当病人处于神志清醒时:取站立身体前倾位,医护人员一手抱住上腹部,另一手拍背;当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时:可让病人处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医护人员按压腹部,同时用负压吸引器进行吸引;也可让病人处于俯卧位,医护人员进行拍背。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病人面色、呼吸、神志等情况。并请旁边的病人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务人员。
其他医护人员应迅速备好负压吸引用品(负压吸引器、吸痰管、生理盐水、开口器、喉镜等),遵医嘱给误吸病人行负压吸引,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吸入的异物。
病人出现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加压给氧、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给病人行持续胸外按压,直至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及时采取脑复苏,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给予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变化,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措施。
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应给病人:
(1)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病人和家属给病人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待病人病情完全平稳后,向病人详细了解发生误吸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程序
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及时清理分泌物
观察生命体征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病人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应急预案
护理人员应首先寻找躁动原因,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监护病房的病人,要有专人看护,给予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病人误伤及自伤。
对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的病人,与家属进行沟通,以减轻他们的紧张心理,取得合作。
病情逐渐加重引起的躁动病人,护理人员及时遵医嘱通知医生,采取措施控制病情。
昏迷病人病情逐渐好转出现的躁动,应经常呼吸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加强生活护理,增加病人舒适感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
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如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或有异常者,给患者加用床档,按时巡视,以免躁动发生坠床。
护理人员对于躁动病人实施保护性约束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以免对病人造成损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病人的肢体颜色,温度及局部皮肤情况。
程序
及时通知医生
寻找躁动原因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专人看护
实施保护性约束
与家属沟通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加强生活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
病人发生精神症状时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应急预案
护理人员首先应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向医生汇报和通知其家属。病人出现精神症状期间,要有家属陪伴。
在兴奋和有伤人企图的病人面前,护士应做到冷静、沉着、大胆,同时也要注意自我防护,防止被病人咬伤、打伤等意外事情的发生。
对于躁动病人应专人重点护理,必要时采取约束病人的方法,防止跌伤、坠床,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病人的肢体颜色温度,以便了解血运情况。
护士在语言态度上要尊重病人,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和敌对情绪。
对病人用品要严格管理,如刀子、剪子、热水杯等易造成自伤和伤人的物品禁止放在病人处。
吃药时要看护病人咽下,经检查确认后方可离去,最好在病人吃第一口饭时喂药,以免病人将药藏在手里或颊部,当工作人员离去后吐出。
测体温时应有专人始终守护在病人身旁,以免造假或将体温表作为伤害性物品。
包含以无骨、无刺为宜,防止暴食,必要时协助病人进食。入量不足者根据病情给予鼻饲;进食时注意避免发生误吸、呛咳,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从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对病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解释。精神障碍病人一般疑心较大,在言谈话语中一定要诚恳、热情。不要当着病人的面与其他人交头接耳说话,以免引起病人的猜疑。
做好基础护理,按要求给病人翻身、擦洗、局部按摩,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预防压疮的发生。
患者持续兴奋躁动时,体力消耗极大,应保证营养和水分的及时供给。
随着季节气温变化给病人添加衣物,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程序
详细了解病情
及时向医生汇报
通知其家属
做好自我防护
重点护理
对病人用品要严格管理
服药看服到口
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生活上关心体贴
做好基础护理
及时供给营养和水分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
病人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然断电的应急预案与程序
应急预案
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病情。
住院病人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