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力环流小结江苏镇江中学李卫华.PPT

发布:2017-08-01约2.47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讲座目录】 高三第一学期内容概括 难点剖析及经典例题分析 高三第一学期内容概括 一、自然地理 1、地图知识 2、宇宙环境——地球运动规律 3、大气环境——大气运动规律 4、陆地和海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水循环规律、洋流分布规律、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 5、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 二、人文地理 1、人口、城市(聚落)、交通与通信 2、农业、工业的区位 难点剖析1 陡崖高度的计算 1、相对高度(崖顶与崖底相对高度) 2、崖顶高度(海拔高度) 3、崖底高度(海拔高度) 经典例题1 难点剖析2 关于“日界线”的计算 1、日界线的类别; 2、区时的计算; 3、新、旧一天的划分。 经典例题2 难点剖析3 经典例题3 难点剖析4 经典例题4 难点剖析5 经典例题5-1 经典例题5-2 难点剖析6 经典例题6-1 经典例题6-2 课堂总结 * * 同学们,当老师提问或请同学们练习时,你可以按播放器上的暂停键思考或练习,然后再点击播放键.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镇江市网络助学平台 寒假系列讲座 高中地理 省镇中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高三第一学期内容概括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1、h(等高距)=100,n(重合等高线数)=4,陡崖的相对高度用“△H”表示。 则: (n-1)h≤△H(n+1)h (左图中的300≤△H500); 2、崖顶高度( H)范围: A+h>H≥A ,A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 3、崖底高度( H)范围: 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C D (左图中500>H≥400) (左图中100≥H>0 )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1、人为“日界线”:180度经线; 2、自然“日界线”:0点线(24点线)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经典例题2 A B 已知图中A点区时为24:00,求B点区时。 (3:00)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经典例题2 左图中,中心点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 OP的经度为 , ON的经度为 。 旧一天 新一天 180° 60°E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光照图”中的昼夜长短计算 1、“昼弧”与“夜弧”; 2、日出时间的计算。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A 0° N 请思考图中A点的昼长? (10*2=20小时) 请思考图中A点的日出(落)时间? 2点日出,22点日落 20-12=8;8/2=4;6-4=2、18+4=22。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高、低气压的判断; 3、“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教室内,将一支点燃的蜡烛靠近一支点燃的松香。 A B C “热力环流”原理探究 试问:图中A、B、C中哪一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为什么?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你猜对了吗? B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热力环流”原理探究 受热 近地面 高空 冷却 冷却 B A C ? ? ? ? ? ? ? ? ? ? ? ?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A B C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地面的冷 热不均 气流垂 直 方向运 动 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大气水平方向 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小结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海陆风 山谷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市区 郊区 郊区 城市风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地面) (高空) B 受热 冷却 A B 冷却 A 请将图中A、 A ‘、 B 、B ’ 4点的气压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 、 A、 A ‘、 B ’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中国的人口问题 1、区分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影响; 2、中国有哪些人口问题; 3、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措施。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中几处变化。 (1)25-34岁和10-19岁年龄组出现外凸原因? (2)20-24岁和0-9岁年龄组出现内凹原因? 1982-34=1948;1982-25=1957 1982-19=1963;1982-10=1972 1982-24=1958;1982-20=1962 1982-9=1973;1982-0=1982 江苏省镇江中学 李卫华 材料一 从2005(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近1.44亿,占总人口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