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射频腰椎间盘髓核热
凝术结合臭氧盘內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CT片、MRI片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确认病变责任
制定射频靶点热凝消融部位、设计最佳穿刺途径和穿
制定射频靶点热凝消融部位、设计最佳穿刺途径和穿
刺角度,并标定进针点位置。结果 手术操作全部完成,术 后6?24个月随防,并按Macnab腰腿痛疗效评价标准进行 评估;80例,优60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 率达93%以上。80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椎间盘炎或神经血 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
盘突出症,
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臭氧消融;临床
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
率较高,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
率较高,
是因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
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的一组综合征,是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腰4-5、腰5-紙1间隙发病率最髙,约占90%?96%,多个间隙同时发病者仅占
5%?22%,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社会劳动力。目前治疗方法
繁多,但近期与远期疗效不甚理想,为了寻求临床操作安全、 损伤性小、不破坏脊柱结构、治愈率高的治疗方法,笔者在 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这目前较新的 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结合术者在临床中的体会作一完整归纳 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36例; 年龄25?72岁,平均43岁。单节段突出13例,其中L4-5 病变5例,L5-S1病变8例。多节段突出67例,其中L3-4、 L4-5.L5-S1 突出 11 例,L3-4.L4-5 突出 29 例;L4-5.L5-S1 突出40例。病程3 d?28年,所有患者具备临床典型的腰 痛及下肢坐骨神经痛,所有病例符合LDH诊断标准,均经 CT或MRI影像证实,经过严格保守治疗4w无效,经常复发 且疼痛较重者;下肢肌电图检查F波有异常变化。而且突出 节段与神经受累区域完全吻合,排除椎间盘危象及马尾综合 征表现,并排除其他脊髓恶性病变和恶性肿瘤骨转移改 变,>90%患者通过传统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 重而采用本法。突出在5mm以内者31例,突出在5?10mm 者41例,突出10mm以上者8例,其中合并椎管狭窄38例, 椎体I度滑脱11例,黄韧带肥厚39例,后纵韧带钙化11 例,小关节增生31例,椎间盘钙化8例。
1.2仪器采用深圳安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温控射频器及其所配套的穿刺针和电极板,釆用南京卡姆医疗器 械公司生产的3.5 kW小型C臂机,采用山东前沿医疗生产 的臭氧发生器。自制定位栅位带和麻醉穿刺包。
1. 3方法
1.3. 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予脱水、消肿、活血化瘀等治 疗1 w,配合予利多卡因+红花注射液配合行侧隐窝或腰大肌 间沟神经阻滞1次/d。术前认真仔细阅读分析MRI片、CT片, 找出病变部位,确定责任间盘,从CT扫描影像上预设定穿 刺入路、穿刺角度、穿刺深度的相关数据。合理治疗伴发病 及检查相关的生化指标,完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1.3.2方法患者俯卧于介入手术床上,小腹下垫薄枕, 先行C臂机定位,确认责任间盘并标定穿刺点,常规外科消 毒局麻,L4-5、L3-4节段可在棘突患侧旁开6?10 cm确定 穿刺点,使用外直径0. 9 mm的射频针和脊柱矢状面成 45°?60°角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区达病变间盘内,L5?S1 节段可以经病变侧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穿刺经椎管达病变椎 间盘,然后以C型臂正侧位影像证实针尖正处于突出髓核盘 内,以电阻抗及电生理测试后无异常,分别以75°C. 8(TC、 9(TC的不同温度由低到高依次各射频热凝1、2、3 mine在
射频热凝术后,用60 ug/mL的臭氧气体,采用低压循环加 核突出的靶点位置后,重复上述操作,后将穿刺针向椎间隙 中央或中后1/3部位调整,经C臂影像证实针尖位置无误 后,退针至椎间孔后缘平面,椎间孔内口处,在确认针尖不 在蛛网膜下腔的安全情况下,注入20 ug/mL臭氧10?15mLo 然后再注入消炎镇痛液醋酸曲安奈德20 mg+2%利多卡因5 mL,将射频针拔出体外,外贴创可贴。
压注射法,盘内注入臭氧5
压注射法,
盘内注入臭氧5?10 mL,
然后缓慢退针,
退至髓
1. 4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卧床24 h, 24 h后可带腰围下 地行走。继续予脱水、活血化淤消肿等治疗,配合行腰大肌 间沟神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