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4、赤道就是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赤道0°,北极90°N,南极90°S。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9%是陆地, 71%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周围是大陆。
2、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中国位于亚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太平洋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是唯一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北冰洋是最小、最浅的大洋。
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4、赤道经过4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横穿2个洲的大陆: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大西洋和印度洋)。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
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多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世界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跨南、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第三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70亿。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2、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严寒的极地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荒漠地区、高寒的高原高山地区。
3、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
1、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