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群思维打造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团队.doc

发布:2016-08-03约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群思维打造史上最成功的创业团队 回到毛主席“打土豪分田地”的社群思维上来。我党本源于工人阶级,自然要团结工人阶级,无奈那个时候的工人都在城里,直接攻打城市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因此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我党退回到了农村。怎么团结农民发动农民呢?挨家挨户去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共产主义美好新生活?都不行。 为什么后来农民都愿意跟着共产党走呢?因为可以得到土地。所以“分田地”就是毛主席做社群的“内容”,用这个“内容”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社群思维,不是教你如何做社群,而是建议你把此思维运用到设计产品和服务用户当中,重塑商业关系、提升生产效率。经过长时间摸索和认真总结,希鸥网总结出了适用了传统企业变革和初创企业发展的“社群思维七字诀”:跨界、连接、参与感。 跨界 1.用局外人的角度看行业内的产品,因为行业的颠覆者都来自行业之外。 雷军做小米手机之前,在做金山软件和UC浏览器,和手机行业没有一毛钱关系。开始做手机的时候,业内外也都不相信雷军会成功。但小米手机出世后一鸣惊人,出货量居高不下。滴滴创始人程维此前在阿里巴巴工作,没有和出行行业打过任何交道。就是这样一个毫无业内经验的人,用3年时间便实现了企业千亿估值。 2.新媒体时代,每家公司都应该是一家媒体公司。 这句话是想告诉大家应该在思维上“跨界”。如果你是一家做saas服务的公司,可能你们公司的微信公号大多都在推广产品、发公司新闻。为什么不试着发布一些saas行业新闻呢?为什么不试着做一场业内的行业领导人峰会?如果你是一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但能举办一场500人的行业峰会,那你在行业内的地位绝对可以上升不少。 3.品牌人格化,自带流量,而不是被动等待流量。 淘宝是被动等待流量,想获得更大的曝光,只好交广告费在淘宝首页露出。相反,微商则属于主动营销,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CEO甚至公司每一个人都要跨界成为公司的代言人。作为公司的一员,你如何向别人介绍和描述公司,别人就会认为公司是什么样子。 1.商业(产品)不只是买和卖那么简单,产品是连接你和他人的渠道。 如果你只把产品和服务定义为买卖关系,说明你没有看到它背后更大的价值。人具有强烈的社群属性,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一定程度上讲,和你打过交道的人都能给你一个不错的评价,这才是生活的最大意义。 2.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品、人与服务。 社群之所以流行,正是因为它是依靠圈子传播。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因此进入了不同的圈子,比如他在“创业圈”也在“90后圈”,也可以在“北大校友圈”。社群连接的思维就是跨圈子传递信息,以此产生无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和裂变效率。 互联网+时代提的更多的是互联网思维,其实互联网只是一个“连接”的工具,让人与信息发生连接,比如百度、优酷;让人与人发生连接,比如微信、QQ;让人与商品发生连接,比如京东、淘宝;让人与服务发生连接,比如58到家、滴滴出行。 3.“连接”才是产品设计和服务用户的初衷。 国美苏宁等传统家电大佬之所以短时间便被天猫京东超过,正是因为前者赖以维计的渠道优势在后者无地域时间限制与用户连接下分崩离析。 移动互联使这样一种人和人之间、人与内容和物质之间的连接变得随时随地,无所不至。将人的社会生活嵌入到一种人和人之间、碎片与碎片之间、元素与元素之间的互联互通基础上的可对接、可匹配、可激活、可配置的状态,这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最为重要的变化。 1.公司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而是公司所有人的。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公司要想快速发展,需要依靠公司团队的每一个人。为一个人工作,只是工作态度;为自己工作,却是创业态度。华为从任正非一个人到现在全球近20人,从一个矮棚子到现在全球200强,靠的正是让每一个人都在华为平台创业的理念,让公司每一个人都有华为的股份。 希鸥网正常下班时间是下午6点半,但大家经常是晚上八九点才离开办公室,没有人说过加班有工资,也没有人要求大家加班。这就是“公司人人在创业”最好的体现。如果你只把员工当工人,要求6点半下班,也许他们6点20就收拾好了包包和手机,随时等着打卡下班。初创公司的资金有限,如何充分调动团队所有人的积极性,“参与感”就显得非常重要。 2.产品不是你或者你的企业做出来的,而是生产者和使用者一起众筹众智做出来的。 把自己当成产品的设计师,永远拥有不了广袤的市场。产品本就是连接我们和陌生人的渠道,让生产者和使用者都能参与设计的产品才是好产品。看似刚需的产品,历经坎坷上市后却没有赢来掌声。 用社群思维,让用户参与设计你的产品。三只松鼠是国内最大的坚果类销售平台,他们认为消费者也是监督者,只要对产品提出可行的改善意见的,就会获得现金奖励(范文查查网)。 3.永远站在用户角度思考问题,参与感的最高境界是满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