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新技术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技术研究进展;一、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特点;反刍动物——黄牛;反刍动物——奶牛;反刍动物——绵羊;反刍动物——鹿;单胃动物——猪;反刍动物的复胃结构;瘤胃微生物——细菌;瘤胃细菌对饲料的消化;瘤胃微生物—原虫;瘤胃微生物—厌氧真菌;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代谢规律
;二、研究的背景;3、植物性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高、且氨基酸比例不平衡。完全饲喂植物性饲料难以满足反刍动物对氨基酸需要。
4、向反刍动物补饲过瘤胃保护氨基酸是一条有效的措施。但首先必须了解基础日粮供应的小肠氨基酸的数量与组成。
5、因此,研究到达反刍动物小肠的氨基酸总量与组成非常重要。;三、反刍动物蛋白质评定体系;(一)反刍动物粗蛋白质评定体系的主要特点;(二)现有主要的蛋白质新体系;2、美国的可代谢蛋白质体系
(1)可代谢蛋白质是指饲料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中被吸收的量。
(2)瘤胃可降解蛋白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为100%。
(3)尿素发酵潜力
UFP=(1.044TDN- ? )/2.8
式中1.044为每10 gTDN能产生1.044 g瘤胃微生物AA蛋白质, β为采食1kg饲料的降解蛋白质g数, 2.8为尿素的蛋白质当量。
例如:玉米含TDN90%, 每kg玉米含蛋白质93 g, 降解率为65%, 每kg玉米的可降解蛋白质量为60.4 g, 则 UFP=(1.044×90—60.4)/2.8=12 g/kg。 ;3、中国的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体系
(1)到达小肠的可消化粗蛋白包括饲料非降解蛋白(UDP)和微生物粗蛋白(MCP)两部分。
(2)每千克DOM可以被用于合成144克微生物粗蛋白。每个NND可以被用于合成40克微生物粗蛋白。每个肉牛能量单位(RND)可以被用于合成95克微生物粗蛋白。
(3)可降解蛋白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的效率为90%。
(4)瘤胃能氮平衡
=用可利用能估测的MCP—用RDP估测的MCP
=DOM×144—RDP × 900
=NND × 40—RDP × 900
=RND ×95 —RDP × 900
=0,平衡良好
0,能量多余,需补充可降解氮
0,能量不足,需补充可利用能
;(三)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主要特点;(四)小肠蛋白质的测定技术;装有瘤胃瘘管的奶牛;尼龙袋的固定方法;不同饲料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的比较;饲料营养物质的瞬时瘤胃降解模型;饲料营养物质的动态瘤胃降解模型;北欧国家四个实验室用尼龙袋法所测定饲料氮降解率结果比较;微生物蛋白质测定技术
1、二氨基庚二酸法(DAPA法)
(1)原理:DAPA存在于瘤胃细菌细胞壁上,含量相对稳定。
(2)基本假设
饲料和瘤胃上皮细胞中的DAPA被广泛降解。
(3)计算方法
MN/NAN=(食糜中的DAPA/NAN)/(DAPA/微生物N)
(4)存在的问题
瘤胃原虫中不含有DAPA,同时,DAPA在瘤胃中会被代谢。造成测定结果代表性较差。需要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反刍动物。
;2、十二指肠核酸法(RNA法)
(1)原理
瘤胃微生物含有RNA,且含量比较稳定。
(2)基本假设
饲料和内源上皮细胞上的RNA被广泛降解。
(3)计算方法
MN/NAN=(食糜中的RNA/NAN)/(RNA/微生物N)
(4)优缺点
与DAPA法相比,RNA法的代表性较强。但是,饲料的RNA未必完全降解。需要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反刍动物。
;3、应用同位素35S、15N、32P作为标记物测定微生物氮
该技术的优点是很准确,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也需要装有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动物。;4、应用尿液嘌呤衍生物估测瘤胃微生物氮的产量
(1)基本原理与假设
A、日粮中的核酸和嘌呤在瘤胃中大部分可被降解,流入小肠的核酸大部分来自瘤胃微生物。
B、瘤胃微生物核酸在小肠中被广泛降解,释放出核苷和碱基。
C、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而没有被利用的嘌呤被转化为嘌呤衍生物,进而从尿中排出。包括尿酸、尿囊素、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四部分。
D、如果已知嘌呤氮和微生物氮之比以及微生物嘌呤在小肠中的消化率,则可计算流入小肠的微生物嘌呤和微生物氮。
;(四)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不足;四、可利用粗蛋白测定技术的研究;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代谢规律
;(一)反刍动物可利用蛋白质的概念;(二)材料与方法;;(三)研究结果;;(四)结论;四、可利用氨基酸测定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