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胁迫对大豆幼苗干重的抗旱性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EG胁迫对大豆幼苗干重的抗旱性研究
摘要:本文选用了野生大豆SNWS0048和栽培品种晋大73选配杂交组合,经回交、自交得到的BC1F3群体的200个家系。在盆栽条件下测定了PEG胁迫和清水对照下大豆幼苗干重,并分析了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BC1F3群体的平均值在PEG胁迫下,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均小于对照,而干重根冠比大于对照。两种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的变幅差异不大,而干重根冠比在胁迫下变异幅度显著大于对照。除PEG胁迫下的根干重外,其他基本呈正态分布,后代群体中抗旱类型丰富,出现明显的超亲优势,。
关键词:PEG胁迫; 大豆;干重;抗旱性
目录
前言…………………………………………………………………………………………
材料和方法……………………………………………………………………………
2.1供试材料……………………………………………………………………………
2.2试验设计………………………………………………………………………………
2.3测定项目与方法……………………………………………………………………
2.4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两种处理下大豆幼苗干重的变异分析……………………………………………………
3.2两种处理下大豆幼苗干重根冠比抗旱系数的聚类分析…………………………………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前言
大豆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五大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大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而干旱又是限制大豆产量和应用的重要因子。目前,除了发展灌溉,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来解除干旱胁迫外,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能力也是一条重要途径,但目前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提高作物自身抗旱能力,使之适应外界环境可以通过两种方法:一是选育和培育抗旱品种,并使用合理的节水技术;二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化学药剂等对作物进行化学调控,使作物自身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干旱的环境而能够正常生长发育长期以来,以往人们只注重对地上部性状耐旱表现的研究和选择,却忽视了与逆境直接接触的根系性状,根系是作物感受土壤水分信号并吸收土壤水分的器官,在抵御干旱、维持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决定大豆抗旱性和产量的重要方面。因此,了解根系本身的特点及其与干旱条件的关系,无论对基础理论或生产实际都是有意义的。[1,2]。本文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大豆幼苗在PEG胁迫下的根系性状,以探讨大豆的耐旱机理,为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1.1大豆抗旱育种研究的复杂性
大豆的抗旱性是复杂的数量遗传性状,不仅与品种的基因型、形态性状及生理生化反应等有关,而且受干旱发生的时期、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品种适应干旱的方式多种多样,一些品种具有综合几种共同机制作用的抗旱性。因此,在大豆抗旱育种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抗旱性有关的形态、发育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性状(指标)而究竟这些性状在抗旱育种中应用价植如何,目前尚未提出一个合适的评价方法,这主要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个性状可以作为唯一的、可靠的抗旱性鉴定指标。这就造成了目前大豆抗旱育种指标和评价方法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以及使用上的不一致。
农业生产以高产为目标,大豆的产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大豆的抗旱性要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的高产问题,但在干旱的条件下,产量的遗传方差变小,遗传力下降,因而选择效率降低,这就使得大豆的抗旱性研究成为复杂的问题。总之,要增强大豆的抗旱性,加快大豆的抗旱育种进程,深入开展大豆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筛选和评定的研究势在必行。
1.2大豆的根系性状与抗旱性
根作为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之一,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支持和固定植株,而且还可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参与许多有机物的合成,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大多是由它决定的,整个植物的生命活动也是与根系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作物不同的种和品种对于不良环境病虫害的抵抗力,早熟性以及其它许多在经济上有价值的特性的差异都是与根系的生长能力、分枝特性、构造以及许多还研究得不够深入的特性分不开的[]。本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Weaver在论述植物根系的重要性时指出,要科学地理解作物生产,就必须全面地认识作物的根系发育、根群分布、不同生育时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