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会计期末复习资料..doc

发布:2017-01-10约9.32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本形态分析 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分为三大类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点 1.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性 y=a 2.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Y=a/x 固定成本进一步分类 1约束性固定成本(拘束性固定成本) 2.酌量性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点1. 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Y=bx 2.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y=b 变动性成本的进一步分类 1技术性变动成本2酌量性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分类 1阶梯式混合成本y=f(x)={a / b / c } 2. 标准式混合成本y=a+bx 3.低坡式混合成本y=f(x)={a / a+b(x-x) } 4曲线式混合成本(1)递减型混合成本(2)递增型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1.相关范围假设2.一元线性假设 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1分步分析程序 先定性后定量 2.同步分析程序 定性定量同步进行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1技术测定法 优点:只适用于投入量与产出量关系比较稳定的新企业及其主要成本分析 缺点:应用起来比较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 直接分析法 优点:简便易行,适用于管理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较好的企业。缺点:实际分析的工作量太大,不适于规模较大企业开展成本性态分析。 历史资料分析法:优点:适用于生产条件较为稳定,成本水平波动不大以及有关历史资料比较完备的老企业。 历史分析法的程序(1)搜集资料 (2)整理资料 (3)处理资料 (4)调整分析结果 历史分析法包括 (1)高低点法 (2)散布图法(3)一元直线回归法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步骤:( 1)确定高低点坐标 (2)计算b值 b=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3)计算a值 将高点或低点坐标代入a=y-bx (4) 建立成本性态分析模型 y=a+bx 注意:选择高低点坐标应该以自变量业务量的高低为标准 优点:简便易行便于理解 缺点:成本性态模型很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导致较大误差。 适用于成本变化趋势比较稳定的企业。 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步骤:(1标出散布点(2画线93读出a值 截距值=a (4任选一点 P(5求b 将P点坐标代入y=a+bx (6建立成本性态模型 注意:优点:比较形象直观,易于理解较高低点法更为科学,计算结果更为精确。缺点:会出现人为的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一元直线回归法 优点:计算结果比前两种方法更为准确 缺点:计算工作量较大,比较麻烦。 如果能使用电子计算机这种方法将会得到广泛应用。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1区别: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不同、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2. 标志 变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应用的前提条件 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 以成本按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 将全部的成本区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成本的构成内容 产品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性制造费用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 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 变动性财务费用 变动性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销售费用 固定性管理费用 固定性财务费用 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通用公式 本期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公式1 变动成本法: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 完全成本法: 本期单位销货成本=单位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 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不为零,必须应用公式1 4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变动成本法 只能按 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 完全成本法 必须按 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 贡献损益确定程序 营业收入—变动成本=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bx—a 变动成本=本期销货成本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单位变动非生产成本x本期销售量 固定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性销售费用+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