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合理用药 2017年2月第 lO卷第2期中 ChinJofClinicalRationalDruKUse,February2017,Vo1.10No.2B · 5l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苏醒情况、拔管时间、定向力 [2] 陈晓宇,王大明,潘东军,等.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时异
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麻醉效果各项指标均 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对 比观察 [J].新乡医学院学
优于对照组。提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一方面可降低麻醉药 报 ,2012,9(9):689—692.
物使用剂量 ,对机体影响小,另一方面麻醉效果更佳,能够为腹 [3] 蔡萍.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效果对比观察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1(24):3051-3052.
腔镜手术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具有重要 的应用
[4] 崔永芳.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价值。
观察 [J].中国实用医药,2014,5(16):131—133.
综上所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效果
[5] 胡薇,齐晓非,黄穗萍,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妇科腹腔
理想,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镜手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
参考文献 2014,2(3):43—45.
[1] 廖英.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 (收稿 日期:2016—11—06)
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3):198-200.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
及不 良反应分析
王海燕
摘【 要】 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 1月一
2014年 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 AC序贯T化
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 ,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
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
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
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
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 ,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
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TAC方案
DOI:10.15887/j.cnki.13-1389/r.2017.05.031
乳腺癌是女性好发 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指南标准分期,Ⅱ期74例 、Ⅲ期46例;所有患者化疗前均行常
32%,对女性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临床研究表明,早期乳 规检查 ,肝肾功能指标等均在正常范围内,化疗耐受性好;排除
腺癌即存在有微转移的可能,即使行手术切除原发病灶 ,隐匿 有乳腺癌化疗史者、乳腺癌为其他肿瘤转移病灶及合并其他肿
的微小转移灶仍在继续发展,所以手术可能未将肿瘤细胞完全 瘤者。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病程等一般
清除…。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远处转移 ,在术前均采用新 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辅助化疗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