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docx
外科护理学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胃肠疾病概述
1.定义:胃肠疾病是指发生在胃肠道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2.病因:病因多样,包括感染、自身免疫、遗传、饮食习惯、药物等。
3.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体重减轻等。
二、护理评估
1.病史:了解病人的发病经过、症状、治疗经过等。
2.体检:观察病人的一般状况,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3.辅助检查:胃镜、肠镜、B超、CT、MRI等。
4.心理社会评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等。
三、护理诊断
1.疼痛:与胃肠疾病引起的炎症、溃疡有关。
2.消化不良: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3.营养不良:与长期消化吸收不良、食欲减退有关。
4.心理问题:与疾病带来的疼痛、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四、护理措施
1.疼痛护理: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时告知医生。
(2)指导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3)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胆碱药等。
2.消化不良护理:
(1)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
(3)给予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乳酶生等。
3.营养支持:
(1)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
(3)必要时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4.心理护理:
(1)关心、安慰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减轻心理负担。
(3)给予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1.并发症:胃肠道出血、穿孔、梗阻等。
2.预防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2)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
(3)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3.处理方法:根据并发症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六、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宣传胃肠疾病的防治知识。
2.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
3.教育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树立积极的心态。
4.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