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与古罗马柱式结构艺术.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希腊、罗马柱式的变化
形式与力学性能的差异;目录;古希腊柱式·形式;古希腊柱式·形式;古希腊柱式·形式;古希腊柱式·形式;宙斯神庙;古希腊柱式·形式;古希腊柱式·形式;古希腊柱式·力学性能;古罗马柱式·形式;古罗马柱式·形式;古罗马柱式·形式;古罗马柱式·形式;古罗马柱式·形式;古罗马柱式·力学性能;古希腊、罗马柱式形式对比;长细比
柱是一种压杆,主要承受沿柱长度方向的轴
向力。西方古典柱式均为石材,对于岩石强度,其抗压强度值达到120~260 N/mm2。因此,石柱压杆设计,主要考虑稳定问题,其关系式如下:
A≥N/φ[σ]
式中:A为压杆横截面积(cm2);N为轴向压力(N);φ为折减系数,它与材料及长细比有关,且φ≤1; [σ]为材料抵抗轴向力的容许应力(N/cm2)。
显然,φ=1时,可获得最小的横截面积,此时所用的材料也最省。从西方古典柱式的柱身长细比观察,塔司干柱式为6,陶立克为7,爱奥尼为8,科林斯和组合柱式均为813。由材料力学可知,当石材的长细比λ≤8时,折减系数φ值接近于1。这说明当时的希腊和罗马人已经认识到了正确使用石材做柱的力学道理。而且,在力求使整个柱型纤巧秀美中,有意识加高了柱头的比例,确保了柱身长度在合乎力学规律的限度之内。;谢谢观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