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讲 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 【学习目标】 了解奴隶制社会时期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发展概况;熟悉各个地域建筑的发展特征和代表性的建筑,进而对欧洲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方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习要求】 【引言】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建筑同样是欧洲建筑的摇篮,古希腊创造的柱式影响了整个世界,而雅典卫城更是古希腊建筑群的代表作品,她的布局方式和创作手法一直影响到现在,是世界建筑史完美的代表;而古罗马更是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本讲内容 12.1 古希腊建筑 12.2 古罗马建筑 12.1 古希腊建筑 12.1.1 古希腊建筑概述 12.1.2 柱式的演变 12.1.3 雅典卫城 12.1.1 古希腊建筑概述 公元前8世纪起,在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以及意大利、西西里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关系密切,总称为古代希腊。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古希腊的建筑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它的一些建筑物的型制和艺术形式,深深地影响着欧洲两千多年的建筑史。 希腊人的建筑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三个方面: 崇高、优雅和豪华 12.1.2柱式的演变 石造的大型庙宇的典型形制是围廊式,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决定了庙宇的面貌。 公元前6世纪,柱子、额枋和檐部的形式、比例与相互组合关系等,形成了稳定的成套的做法,被称为 “柱式”。 1、柱式的组成 柱式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有时只包括前两部分。 柱身从1/3高度开始收分,形成略微向内弯曲的轮廓线,加强了稳定感。 檐口、檐壁、柱头等部位常有各种雕刻装饰,各部分交接处常有各种线脚。 柱式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以柱下部的半径为量度单位,称做“母度” 。 2、希腊柱式 12.1.3 雅典卫城 1. 圣地建筑群 因地域部落代替了氏族部落,民间的保护神崇拜代替了祖先崇拜,民间的自然神圣地发达起来,一些圣地周围陆续建起公共建筑,中心建神庙,成为公众欢聚的场所。 2. 雅典卫城 建造背景 伯里克利执政期间(前443-前429在位) 庆祝胜利——纪念波希战争的胜利 歌颂和装饰雅典——加强雅典的地位 繁荣经济 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雅典卫城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 建筑群布局自由,结合山势,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无论是身处其间或是从山下仰望,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帕提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主体地位突出,其它建筑处于陪衬地位。 总体布局 总体布局 伊瑞克提翁神庙 雅典卫城中爱奥尼柱式的典型代表,建在高低不平的高地上,设计精巧,构图自由活泼。 卫城山门 胜利神庙 胜利神庙在山门右前方,体量很小,台基面积5.38m×8.15m。神庙有一个爱奥尼门厅,神庙分前庙、正庙和后庙,神庙东面有一个执盾的雅典娜神像浮雕。檐壁上的浮雕和基墙上1m高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题材都取自反波斯侵略战争的场面。 12.2 古罗马建筑 12.2.1古罗马建筑概述 12.2.2拱券技术 12.2.3柱式 12.2.4万神庙 12.2.5公共建筑及广场 12.2.1古罗马建筑概述 公元1-3世纪是古罗马建筑最繁荣的时期。古罗马公共建筑类型多,型制发达,样式和手法丰富,结构水平高,初步建立了建筑科学理论,对欧洲建筑产生了巨大影响。 古岁马建筑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罗马共和国初期(公元前8-前2世纪),拱券结构发展并基本成形,在石工、陶瓷构件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2、罗马共和国盛期(公元前2世纪-前30年),在公路、桥梁、城市街道与输水道方面进行大规模建设。公共建筑十分活跃,希腊建筑也强烈影响着罗马。 3、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主要为歌颂权力、表彰功绩的建筑,如凯旋门、纪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广场、神庙等。 12.2.2拱券技术 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砖、木、石外,还利用火山灰制成了天然混凝土。 在结构方面,古罗马人发展了拱券结构,采用了四柱支撑的十字形拱,使建造连续的拱形空间成为可能,形成通透的拱廊形式。 12.2.3柱式 古罗马柱式是古罗马人在解决柱式与古罗马建筑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发展而成的。 塔司干柱式是罗马原有的一种柱式,形式和多立克柱式相似,但柱身没有凹槽。 复合式柱式是由爱奥尼和科林斯混合形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