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急性肠梗阻》.doc

发布:2018-04-05约3.1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急性肠梗阻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哪些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全面诊断?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是普外科常见疾病,老年人由于神经功能、传递功能减退,在病理生理上发生改变,反应迟钝,以及痛觉刺激性反应较差,常使肠梗阻体征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并且老年人本身在身体机能、代谢及对外界反应上有诸多改变,易合并其他多种疾病。因此,老年性肠梗阻在病因表现及治疗上有其特殊性。老年急性肠梗阻在老年急腹症排第三位。了解老年肠梗阻的特点,对提高老年急性肠梗阻的疗效非常重要。 ?   多由肿瘤引起,最易引起休克,所以肠梗阻在老年急腹症中极其危险。 病理特点 1.老年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可有多种,常见病因是肿瘤、肠粘连、腹外疝嵌顿、粪块堵塞、乙状结肠扭转、肠系膜血管病变等。首位病因则主要是肠道肿瘤。Mc Entee等报道恶性肿瘤占26%,绞窄性占25%。而老年人结、直肠癌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不典型,当出现急性肠梗阻时,病程往往已属晚期,临床处理困难。 2.老年人肠壁有退行性变,当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肠管扩张明显,易发生穿孔。结肠肿瘤引起的梗阻多为慢性不全梗阻,在发炎水肿时可出现急性肠梗阻,梗阻以上肠管扩张、肠壁增厚。 3.发生肠绞窄时,开始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瘀血水肿,由于肠壁小静脉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出现肠腔内外血性渗液。病情继续发展,动脉供血障碍,肠壁缺血坏死、穿孔,引起腹膜炎。 4.老年急性肠梗阻易发生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毒血症,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中毒性休克。 ?   痛不剧烈,吐不频繁,胀较突出,闭不典型,但全身变化重于腹部表现。 临床特点   急性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痛、吐、胀和闭。而老年人由于自身病理生理的改变,临床症状往往并不典型,而有其不同于年轻人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1.老年急性肠梗阻腹痛程度远不如青壮年剧烈,有的仅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呕吐一般不如年轻人频繁。老年肠梗阻的症状具有不典型性,但腹胀表现较为突出,可见到肠型及胃蠕动波,有时可扪及包块。 2.肠鸣音亢进不如年轻人显著,典型的肠型及肠蠕动波少见,发生肠绞窄、腹膜炎时也不一定有腹肌紧张。临床症状与实际病理变化不相符。 3.老年肠梗阻就诊时已有明显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可有显著中毒症状。全身变化重于腹部表现。 4.老年人肠道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发生部位多于结肠或直肠,小肠少见。临床表现以低位肠梗阻表现为主。 诊断与鉴别诊断   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断明确后,还应分析梗阻的性质、部位、程度及病因等,以指导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肠梗阻性质   凡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小,使肠内容通过障碍的即为机械性肠梗阻;凡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的称为动力性肠梗阻,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类。麻痹性多见,麻痹性是肠管失去蠕动功能。痉挛性是由于肠壁肌肉过度、持续收缩所致,比较少见,如慢性铅中毒,急性肠炎等可以见到。动力性肠梗阻多继发于腹腔内感染、出血、腹膜后脏器或腹部大手术后,以全腹胀为主。在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可发生肠麻痹。应详细了解病史和体检,X线和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二、肠梗阻程度   如肠壁血运正常,仅内容物不能通过,称为单纯性肠梗阻,而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的肠梗阻,如肠扭转、肠套叠等常常合并肠系膜血管受压称为绞窄性肠梗阻,后者如不及时解除、将迅速导致肠壁坏死、穿孔,进而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死亡率相当高。由单纯性肠梗阻发展到绞窄性肠梗阻说明病变发生了质变。当有以下表现应考虑有绞窄性肠梗阻。 (1)阵发性腹痛发作时间缩短、频繁,间隔期腹痛无明显减轻,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 (2)出现腹膜炎体征,肠鸣音由亢进转为减弱。 (3)腹部不对称,可扪及压痛性肠袢。 (4)呕吐物混有血液,肛门指诊有血迹。 (5)体温升高,血白细胞﹥15×109/L,中性大于80%。腹部X线检查充气肠襻增多,气液平面增宽,孤立肠襻动态观察无变化。 (6)出现休克征象。 (7)腹腔穿刺有血性液体。   X线可见“鱼肋征”、“弹簧征”表示肠管扩张已达极限,梗阻已完全,结直肠积气系闭袢梗阻或扭转肠袢掉入盆腔干扰所致,此时不可排除完全性肠梗阻。有此情况则可间接提示发生绞窄。 三、肠梗阻部位   老年人以结肠梗阻多见,腹胀较重,可有不对称性腹胀,胃肠减压效果欠佳。结肠梗阻呈闭袢性,易造成肠缺血、坏死、穿孔。腹部平片、B超、纤维结肠镜有助诊断。 四、肠梗阻原因    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史者应考虑粘连性肠梗阻可能。腹外疝嵌顿是老年肠梗阻常见原因,查体时应特别注意。结肠癌是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缺乏明显症状,部分病人在发生肠梗阻时才就诊。对老年肠梗阻患者,应考虑结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