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运筹学第二章..doc

发布:2017-01-28约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 次课 2学时 本次课教学重点: 线型规划模型有关概念、图解法求解线型规划模型 本次课教学难点: 线型规划模型有关概念、各种解的情况分析 本次课教学内容: 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引例 例1. 某工厂在计划期内要安排Ⅰ、Ⅱ两种产品的生产,已知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及A、B两种原材料的消耗、资源的限制,如下表: Ⅰ Ⅱ 资源限制 设备 1 1 300台时 原料A 2 1 400千克 原料B 0 1 250千克 单位产品获利 50元 100元 问题:工厂应分别生产多少单位Ⅰ、Ⅱ产品才能使工厂获利最多? 解:分析问题后可得数学模型: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这是一个线性规划模型,因为:目标函数是线性函数,约束条件是一些线性的等式或不等式。若目标函数是非线性函数,或约束条件中有非线性的等式或不等式,则这样的问题称为非线性规划。 一般建模过程 1.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了解解题的目标和条件; 2.定义决策变量,每一组值表示一个方案; 3.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形式写出目标函数,确定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 4.用一组决策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模型的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 …… 第二节 图 解 法 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作图表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 下面通过例1详细讲解其方法 有关概念 可行解:满足约束条件的解 可行域:全体可行解的集合。 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的可行解。 凸集 松弛变量 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 例1.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解: (1)分别取决策变量为坐标向量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里,图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代表了决策变量的一组值,例1的每个约束条件都代表一个半平面。 (2)对每个不等式(约束条件),先取其等式在坐标系中作直线,然后确定不等式所决定的半平面。 (3)把五个图合并成一个图,取各约束条件的公共部分,如图2-1所示。 (4)目标函数,当z取某一固定值时得到一条直线,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称之为“等值线”。平行移动等值线,当移动到B点时,z在可行域内实现了最大化。A,B,C,D,E是可行域的顶点,对有限个约束条件则其可行域的顶点也是有限的。 综上得到最优解: 最优目标值 三、线性规划问题解的情况 1、如果线性规划有最优解,则一定有一个可行域的顶点对应一个最优解; 2、无穷多个最优解。 若将例1 中的目标函数变为,则线段BC 上的所有点都代表了最优解; 无界解。即可行域的范围延伸到无穷远,目标函数值可以无穷大或无穷小。 一般来说,这说明模型有错,忽略了一些必要的约束条件; 无可行解。 若在例1 的数学模型中再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则可行域为空域,不存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当然也就不存在最优解了。 例2. 某公司由于生产需要,共需要A,B两种原料至少350吨(A,B两种材料有一定替代性),其中A原料至少购进125吨。但由于A,B两种原料的规格不同,各自所需的加工时间 也是不同的,加工每吨A原料需要2个小时,加工每吨B原料需要1小时,而公司总共有600个加工小时。又知道每吨A原料的价格为2万元,每吨B原料的价格为3万元,试问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在公司加工能力的范围内,如何购买A,B两种 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