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编码调制解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实验名称 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彭 祯
2011年 6 月 4日
实验一 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名称 脉冲编码调制解调实验 评分
实验日期 2011 年 10 月 9 日 指导教师 彭 祯
姓名 专业班级 通信工程 学号
一、实验目的
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掌握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频率特性的定义及测量方法。
了解脉冲编码调制信号的频谱特性。
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W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的结果,分析调制信号与基带信号之间的关系。
改变基带信号的幅度,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信号的信噪比的变化情况。
改变基带信号的频率,观察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信号幅度的变化情况。
改变位同步时钟,观测脉冲编码调制波形。
三、实验器材
信号源模块 一块
②号模块 一块
20M双踪示波器 一台
立体声耳机 一副
连接线 若干
四、实验原理
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三个过程。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离散的数字信号;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国际标准化的PCM码组(电话语音)是用八位码组代表一个抽样值。编码后的PCM码组,经数字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用二进制码组重建模拟信号,在解调过程中,一般采用抽样保持电路。预滤波是为了把原始语音信号的频带限制在300Hz~3400Hz左右,所以预滤波会引入一定的频带失真。
图1-1 PCM 调制原理框图
五、实验步骤
将信号源模块和模块2固定在主机箱上,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将信号源模块和模块2的电源开关拨下,观察指示灯是否点亮,红灯为+5V电源指示灯,绿灯为-12V电源指示灯,黄色为+12V电源指示灯。(注意,此处只是验证通电是否成功,在实验中均是先连线,再打开电源做实验,不要带电连线)。
观测PCM编、译码波形。
用示波器测量信号源板上“2K同步正弦波”点,调节信号源板上手调电位器W1使输出信号峰-峰值在3V左右。
将信号源板上S4设为0111(时钟速率为256K),S5设为0100(时钟速率为2.048M)。
实验系统连线――关闭系统电源,进行如下连接:
源端口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2K同步正弦波
模块2:SIN IN-A
提供音频信号
信号源:CLK2
模块2:MCLK
提供W工作的主时钟(2.048M)
信号源:CLK1
模块2:BSX
提供位同步信号(256K)
信号源:FS
模块2:FSXA
提供帧同步信号
模块2:FSXA
模块2:FSRA
作自环实验,直接将接收帧同步和发送帧同步相连
模块2:BSX
模块2:BSR
作自环实验,直接将接收位同步和发送位同步相连
模块2:PCMOUT-A
模块2:PCMIN-A
将PCM编码输出结果送入PCM译码电路进行译码
*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用示波器观测各测试点以及PCM编码输出点“PCMOUT-A”和解调信号输出点“SIN OUT-A”输出的波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