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信原理实验三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PCM).doc

发布:2018-10-13约1.6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报告 学院:计信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091 姓名 学号 实验组 实验时间 2012-5-24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三 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实验(PCM) 实验目的 1、掌握抽样信号的量化原理。 2、掌握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3、了解PCM系统中噪声的影响。 实验原理 PCM原理框图如下图9-1所示。 图9-1 PCM原理框图 上图中,信号源模块提供音频范围内模拟信号及时钟信号,包括工作时钟2048K、位同步时钟64K、帧同步时钟8K,送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经抽样保持、量化、编码过程,产生64K码速率的PCM编码信号。 译码部分同样将PCM编码与各时钟信号送入,经译码、低通滤波器,还原出模拟信号。 实验仪器 信号源模块 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 20M双踪示波器 带话筒立体机耳机 实验步骤 1、将模块小心地固定在主机箱中,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再分别按下两个模块中的电源开关,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灯亮,两个模块均开始工作。(注意,此处只是验证通电是否成功,在实验中均是先连线,后打开电源做实验,不要带电连线) 3、PCM编码 (1)信号源模块“2K正弦基波”幅度调节至3V左右。 (2)实验连线如下: 信号源模块 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模块左下方PCM编解码) 2K正弦基波—————S-IN 2048K———————2048K-IN 64 K————————CLK-IN 8K————————FRAM-IN (3)以“FRAM-IN”信号为内触发源,示波器双踪观测“FRAM-IN”、“PCM-OUT”测试点波形,PCM编码能够稳定观测,且每四帧编码为一个周期。 说明:帧信号对应的4位PCM编码的第一位码,是上一帧8位PCM编码的第8位,可能出现半位为0,半位为1的情况,这是由使用的PCM编译码芯片的工作时序决定。 (4)以“S-IN”信号为内触发源,示波器双踪观测“S-IN”、“PCM-OUT”测试点波形,PCM编码能够稳定观测,每一周期正弦波对应4帧共32位PCM编码,且32位一循环,码速率为64K。 (5)改变输入模拟信号“S-IN”,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4、PCM译码 (1)以上模块设置和连线均不变,增加连线如下: 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内连线(模块左下方PCM编解码) 2048K-IN—————— J2048K-IN PCM-OUT——————JPCM-IN CLK-IN —————— JCLK-IN FRAM-IN——————JFRAM-IN (2)示波器观测“JPCM-OUT”测试点波形,为还原的正弦波,且幅度相当。 5、模拟语音信号PCM编译码 用信号源模块模拟语音信源输出的“T-OUT”话音信号代替2K正弦信号输入模拟信号数字化模块中,还原的“解调输出”信号送回信号源模拟语音信源“R-IN”测试点,耳机接收话筒语音信号,完成模拟语音信号PCM编译码的整个过程。 实验内容 1、对模拟信号脉冲编码调制,观测PCM编码。 2、将PCM编码解调还原。 实验数据 3、PCM编码 (3)以“FRAM-IN”信号为内触发源,示波器双踪观测“FRAM-IN”、“PCM-OUT”测试点波形,PCM编码能够稳定观测,且每四帧编码为一个周期。 (4)以“S-IN”信号为内触发源,示波器双踪观测“S-IN”、“PCM-OUT”测试点波形,PCM编码能够稳定观测,每一周期正弦波对应4帧共32位PCM编码,且32位一循环,码速率为64K。 (5)改变输入模拟信号“S-IN”,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4、PCM译码 (2)示波器观测“JPCM-OUT”测试点波形,为还原的正弦波,且幅度相当。 5、模拟语音信号PCM编译码 实验总结 1、掌握了抽样信号的量化原理。 2、掌握了脉冲编码调制的基本原理。 3、了解PCM系统中噪声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