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诊科护理和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急诊科护理和管理
摘要: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多表现为意外、突然、缺乏心理准备。急诊科护士首先接触患者,护士的语言行动都会对患者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接诊护士应敏捷、冷静、沉着、和蔼、有序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保证对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关键词:急诊;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46-01
急症科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同性、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急症科对急、难、险、重症的处理是否成功,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院总体水平的高低。因此,搞好急症科的心理护理与管理是急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将多年来急诊心理护理与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急诊心理护理
1.1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1.1.1 外伤患者的心理
1.1.1.1 恐惧心理在临床中100%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多数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万分,迫切要求尽快得到最佳治疗护理。对入院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缺乏认识,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1.1.1.2 急躁心理由于突然考试,大收集整理患病,伴随的外伤、出血、伤残等,都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心理刺激。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恐惧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急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疗。
1.1.1.3 焦虑孤独心理多数外伤患者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正处在事业和家庭的关键时期。外伤的伤势重,病情变化快,担心肢体伤残是否能恢复,心理功能也相继遭到损害。加之发生突然,患者家人不能及时到医院,在抢救室、监护病房远离亲友、家属,探视的时间受限,因而引起患者的隔离感和孤独感。
1.1.1.4 其他由于外伤原因不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心理活动,如有的患者因车祸或打架致伤,除有以上心理活动外,还可能担心医护人员不能根据病情做出正确处理或有偏向。还有的个别患者不能如实叙述病情或故意把病情说重,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对一些有纠纷因素存在的患者,除积极给予治疗外,还应针对其心理活动,高度热情地对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讲明救死扶伤、一视同仁、秉公办理的原则,取得患者信任。
1.1.2 护理
1.1.2.1 积极主动并以娴熟的护理技术,准确及时地给予各种抢救措施尽快采取如:吸氧、输液、输血、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解除患者痛苦,减轻疼痛。使患者看到生命希望,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1.1.2.2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抓住抢救的黄金时间以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患者,看到患者和家属主动上前迎接,迅速安排抢救室,询问病情的同时应评估病情,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能尽快配合抢救治疗。
1.1.2.3 做好说服开导工作,消除患者急躁情绪对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要向家属说明手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说明手术的目的、一般步骤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增强患者和家属的信心。对有些病情不宜向患者交代的切勿在患者面前交代和议论,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
1.1.2.4 热情关心患者,尽可能多地接触患者,多与患者交谈解除患者的孤独感,尤其是伤残患者生活能力下降,饮食、起居要妥善安排,使患者感到医院的温暖。在不影响治疗、监护的情况下,鼓励家属和亲友探视,以解除患者的孤独感。
1.1.3 腹痛患者的护理急腹症时患者腹痛剧烈,多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认为医院不给用止痛药就是不积极治疗,有烦躁、厌问、不信任的心理。对此类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耐心解释不能随便使用止痛药的道理,尽快解除患者疼痛。
2 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安慰
急诊患者多病情危重,甚至处于濒死状态,患者家属难免有各种不同复杂的心理。
2.1 对惊慌失措、哭啼家属应先用温和的语言劝说他们离开,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使他们安下心来相信我们的治疗与护理。
2.2 对比较镇静的家属可如实的告诉患者情况及准备采取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争取他们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抢救、治疗工作顺利进行。
3 急症管理
3.1 急症科护士管理:急症科的护士应具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而且必须技术娴熟、操作准确,遇到紧急情况,能做到镇静、从容不迫。这就需要组织护士不断学习,通过送护士到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定期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等长期有目的的人才培养,努力掌握各方面先进的护理知识,只有技术上精益求精,人人成为多能护士,才能更好地挽救病人生命。此外,要想保证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护士的人员配备也必须合理,按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排班。以老带新,搞好传帮教工作,以保证急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护士长应以身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