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题.doc

发布:2016-12-23约1.73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生物必修2期末题 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精选试题 生物必修二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的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 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2 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遗传规律适用于一切生物 B 遗传规律只适用于高等植物 C 遗传规律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D 遗传规律在受精作用过程中起作用 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 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 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 4.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放 射性同位素15N的有 A.0个 B.1个 C.2个D.4个 5.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I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不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中中位点有基因B,则上相应位点的基因一般是B C.图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3、4 D.该生物受精卵中全部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精子 6.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A. B. C. D. 7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DNA是遗传物质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RNA是遗传物质D.S菌可使小鼠患肺炎 8 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实现了蛋白质和DNA的分离 B.两者的实验对象都是原核生物 C.两者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两者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9 下列物质或结构中含胸腺嘧啶―T‖的是 A.DNA聚合酶B.烟草花叶病毒C.ATP D.B淋巴细胞中的线粒体 10 .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菌中提取DNA,将S型活菌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菌繁殖的后 代中有少量S型菌体,这些S型菌体的后代均为S型菌体。这个实验表明DNA A. 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 能够自我复制 C.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D. 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11.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不正确的是 A.图中是核糖体,是tRNA,mRNA B.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C.若图中含60个组成单位,则至少含有360个碱基 D.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12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A.实验→假设→验证→结论B.实验→分析→假设→结论 C.假设→实验→结论→验证D.分析→假说→实验→验证 13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 14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A.25% B.50% C.75% D.100% 1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 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 16 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4,则在其互补链中及整个DNA中该比例分别是 A.0.4,0.4B.2.5,0.4C.2.5,1.0D.0.6,1.0 17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7.5%,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 核苷酸有多少个 A.2520个 B.1480个 C.1080个 D.720个 18遗传密码通常是指 A.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B.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 C.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D.转运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 19 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 子,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