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8.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市场失效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制。 导致市场失效的主要原因: 垄断(monopoly)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外部性(externalities) 非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1 垄断 1 垄断 垄断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静态影响: 生产不足; 消费者福利下降; 社会净损失; 动态影响: 影响技术进步; 妨碍社会进步; 1.1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政策 政策干预的理论基础: 市场结构 市场行为 市场效果 对市场结构的干预政策: 阻止一个企业在某一市场中占有过大的市场份额或者对潜在竞争对手给予扶持; 对市场行为的干预政策: 惩罚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有可能导致垄断的行为; 1.1 政府对垄断的干预政策 政府的反垄断政策: 分解垄断企业 防止垄断的产生 防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 防止串通 1.2 自然垄断 什么是自然垄断? 当一个行业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而市场容量只允许一家以经济规模生产的企业存在,这就形成了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规模经济性十分显著,表现为它的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关产量范围内都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这种企业的产量规模越大,其成本越低。 许多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企业就属于这一类。 1.2 自然垄断 竞争与规模经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对自然垄断的一般处理方法: 允许垄断,但对垄断企业的价格进行管制。 税收管制:改变成本 1.3 对自然垄断管制的难点 如何确定自然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 如果价格定得过高,将会导致企业缺乏改进动力以及分配不公平; 如果价格定得过低,将会导致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社会供给不足; 常见的做法是根据平均投资利润率来确定价格。 优点:确保垄断企业没有超额利润; 缺点:垄断企业将缺乏改进的刺激,并且可能导致过度投资; 例:专利与垄断 2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有物品 私有物品的特征: 竞争性——当某人占有时,其他人就不可能同时占有;(例如:当你购置了一套住房后,其他人就不可能拥有这套住房 ) 排他性——当某人多消费一个单位物品时,其他人就会少消费;(例如:当资源有限时,生产者只为那些愿意出高价的消费者生产。谁不出钱谁就不可能得到所需要的物品) 2.1 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例如:天气预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不能够将那些没有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消费过程之外; 例如:国防一旦建立之后,就不能把那些不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2.2 准公共物品 有些物品是竞争性的,但是非排他性的; 例如:在海洋中捕鱼,如果你捕得越多,别人捕鱼的代价越大。但捕鱼是非排他性的(因为很难只让那些付钱的人捕鱼)。 有些物品是排他的,但是非竞争性的; 例如:在长江大桥上可以设立收费站,只有付钱后才能过桥;但如果桥面不拥挤,则是非竞争性的(增加一个过桥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2.3 公共物品的供给 公共物品无法由私人提供 边际成本为零要求价格为零,否则资源无法实现社会最优配置; 非排他性意味着不能将那些获得收益但又不付钱的消费者排斥在外,生产者无法占有所应得的收益; 政府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市场中存在大量“搭便车”现象,市场信号无法正确指示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公共物品的供给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政治决策。 例:为什么政府在居民区内免费提供灭鼠、灭蚊、灭蟑螂药物? 例:信息的市场价格? 为什么公共财产比私有财产更容易损坏? 3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对非当事人的第三者所产生的影响。 当一项经济活动中存在外部效应时,经济活动主体将不会承担全部成本或占有全部收益。 3 外部效应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 :由个人或企业实际支付的成本。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个人或企业并不一定承担了全部成本。如:企业不治理污染而将污染排放在自然界中,企业没有支付这一污染的成本,而污染的成本由社会来承担了。 社会成本(social cost) :整个社会为某项经济活动所付出的全部成本,它包括经济活动主体所支付的成本以及社会其他团体和个人所付出的成本。 3.1 外部效应产生的形式 生产的外部经济:一个生产者采取的经济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