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7专题常见有机物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写出实验室用无水乙醇跟浓硫酸共热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2)以上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按产物的气流从左向右的方向填写装置的编号)。 (3)装置①的作用是 ????,装置②的作用是 ???? ????。 (4)若想得到不含上述杂质气体的乙烯,可采取的措施是 ???? ????。 【解析】要验证乙烯气体中含有SO2和CO2气体杂质,检验SO2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品红溶液,检验CO2通常是通过澄清石灰水,但考虑到二者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先验证SO2的存在将其除去后再检验CO2的存在,这样可得出装置的连接顺序为④①②①③,气体产生后先通过①验证SO2的存在,然后通过②除去SO2,再通过①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气体通过③验证CO2的存在。SO2和CO2都是酸性气体可以用碱液除去,而且乙烯不与强酸、强碱反应。 【答案】(1)CH3CH2OH? H2C? CH2↑+H2O (2)④①②①③ (3)验证SO2的存在,验证SO2是否除净;除混合气中的SO2 (4)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1.有机实验问题: (1) 制溴苯(如图) 【规律·方法·技巧】 原理:? +Br2?? +HBr ①加药顺序:苯、液溴、铁粉 ②长导管作用:冷凝回流 ③导管出口在液面上:防倒吸 ④粗产品的物理性质:褐色油状物 ⑤提纯溴苯的方法:碱洗 原理:? +HO—NO2?? +H2O ①加药顺序:浓硝酸→浓硫酸(冷却)→苯 ②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 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水浴中 ④水浴温度:55~60 ℃ ⑤粗产品的性质:淡黄色油状物,密度比水大,比混合酸小 ⑥提纯:碱洗 (2)硝基苯的制取(如图) 原理:? +H—18OC2H5? ?+H2O (3)乙酸乙酯的制取(如图) ②导管口在液面上的作用:防倒吸 ③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长导管作用:冷凝 ⑤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乙醇、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①加药顺序:乙醇→浓硫酸→醋酸 3.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蒸馏:分离相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馏分一般为纯净物。 分液:分离出互不相溶的液体。 过滤:分离出不溶与可溶性固体。 洗气:气体中杂质的分离。 渗析:胶体的分离和提纯 4.有机物的检验常用试剂: 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FeCl3溶液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的步骤如下:在圆底烧瓶内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瓶口竖直安装回流装置(通有冷却水的冷凝管,可使反应混合物的蒸气冷凝为液体流回烧瓶内),加热回流一段时间后换成蒸馏装 【演练6】 置进行蒸馏(如图所示),得到含有乙醇、乙酸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沸点依次是78.4 ℃、118 ℃、77.1 ℃) (1)在烧瓶中除了加入乙醇、浓硫酸和乙酸外,还应放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 (2)在烧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 (3)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就达到了平衡状态。下列描述能说明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 ????(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水 ②单位时间里,生成1 mol乙酸乙酯,同时生成1 mol乙酸 ③单位时间里,消耗1 mol乙醇,同时消耗1 mol乙酸 ④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①试剂a是 ????,试剂b是 ????;分离方法Ⅰ是 ???? ????,分离方法Ⅱ是 ????,分离方法Ⅲ是???? ????。 ②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 ???? ????。 ③写出反应C →D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防止烧瓶中液体暴沸 (2)先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慢慢将浓硫酸加入烧瓶,边加边振荡 (3)②④⑤ (4)①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分液;蒸馏;蒸馏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 ③2CH3COONa+H2SO4? Na2SO4+2CH3COOH CH4:正四面体结构,键角109°2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