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案例版第九章健康管理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健康管理 第一节 概 述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 以健康需要(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为导向 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 ——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 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 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 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为 系统干预和管理——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管理的宗旨: 充分调动积极性(个人、群体、社会) 有限健康资源:合理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 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 健康管理的基本措施: 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 健康管理的对象: 个体 群体:健康、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疾病期、 康复期 广义的健康管理: 疾病预防;临床预防;康复保健。 二、健康管理产生的背景 1、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 2、疾病谱的转变、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3、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慢性病自然史、危险因素的研究 健康和疾病的动态平衡的观点 疾病三级预防策略 公共卫生干预研究及实践 行为医学的发展 三、健康管理的意义 有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 改善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 推动医疗系统的变革 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步骤及策略 一、基本步骤 (一)收集个人健康信息 (二)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 (三)进行健康干预 1.制订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鉴别、有效控制个体健康危险因 素的关键 2.按计划进行健康干预 (四)评估干预效果 制订计划应遵循原则: (1)以健康为导向 (2)个体化 (3)综合性 (4)动态性 (5)个人积极参与 二、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生活方式管理 (二)需求管理(典型的,基本服务/技术): 1、以电话为基础的决策支持 2、提供自我保健的资源 3、侧重于健康教育(急、慢性病的个、群体) 4、健康促进活动(针对健康个体、人群) 5、所需服务的预约登记 6、恰当的转诊服务 (三)疾病管理 1.目标人群: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主动参与,管理者指导、帮助,开展自我保健。 2.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 不以单个病例或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 3.高度重视医疗服务与其它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 4、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监测和管理病人的临床症 状和治疗计划。 (四)灾难性病伤管理 (五)残疾管理 (六)不同组合的综合人群健康管理策略 三、健康管理的应用 1、健康保险、医疗保险领域 2、企业 3、社区卫生服务 4、在政府中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 一、健康危险因素 机体内外环境中的各种诱发因素 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 心理、行为诸因素。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意义 (1)查明—量化分析—了解和比较(致 病的可能性大小)—控制 (2)制定重点干预策略 (3)指导卫生政策 (4)医学研究未来方向 2.定义 ——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 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基本思想: 资料:流行病学、发病率或死亡率 方法:数理统计学 测评: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 估计:个体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 预测:个体降低危险因素的潜在可能性 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反馈:向个体 3.目的 通过危险因素个体化和群体化的干预与控制 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生产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 避免或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减少疾病, 提高生活质量 进而改善人群整体健康水平。 Robbins和Lewis提出 1970年代中期,生物统计学家H.Geller和健康保险学家N.Gesner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方法,将健康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用定量方法来分析定性资料 健康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危险评分 定性→定量 五、慢性病自然史六阶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