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初步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航天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陆地、海洋和大气等领域对高精度的遥感数据需求越来越高,而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以其高分辨率、透过云层的优点成为一种重要的遥感手段。然而对于大规模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观测、大尺度地表运动监测等应用需求,一般的地表反射率或干涉成像技术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探测地表运动和形变信息。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为遥感技术应用于地球科学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是通过利用两个SAR图像的相干性信息推导出地表形变信息的技术。本研究将分别探讨SAR图像的相干性信息计算、相干性矩阵分解算法、基于相干性的干涉测量理论等方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理论分析包括对相干性计算、相干性矩阵分解算法、基于相干性的干涉测量理论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和建模;数值模拟通过仿真分析相干性计算和干涉测量的算法的可行性和精度,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三、研究预期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
1. 掌握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掌握相干性矩阵分解算法及其实现方法;
3. 分析在图像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质量评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4. 在数值模拟中,验证干涉测量算法的可行性、优化算法精度;
5. 探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1. 研究内容和方法建模:2021年7月-8月;
2. 相干性计算和相干性矩阵分解算法:2021年9月-10月;
3. 基于相干性的干涉测量理论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1月;
4. 数值模拟验证:2022年2月-4月;
5. 结果分析与应用研究:2022年5月-6月;
6. 学位论文撰写及答辩:2022年7月-9月。
五、研究经费需求
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开展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面,预计研究经费总计10万元。其中,包括实验设备和材料费、算法实现和数据处理等费用。
六、研究人员和责任分工
本研究团队主要由博士生和导师组成,博士生为研究组长,导师为主要指导人。研究人员和责任分工如下:
组长:XXX,参与研究方案制定、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以及论文撰写;
导师:XXX,负责主要研究内容的指导和质量监控;
其他研究人员:XXX,主要负责算法的实现和数据处理等工作。
七、研究成果应用前景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陆地、海洋、大气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表形变和运动信息,对于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减灾救灾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