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减刑制度若干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1-13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减刑制度若干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减刑制度若干研究

导师:XXX教授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对法制的不断完善和人权保护意识的提高,刑罚的减轻和缓刑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减刑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过轻减刑,甚至出现逃犯、犯罪分子再次犯罪的情况。因此,对我国减刑制度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我国减刑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更好地实现减刑的社会效果和法律功能。

研究内容:

1.我国减刑制度的法律基础和实践现状分析;

2.过轻减刑的原因和危害分析;

3.减刑和缓刑的区别和联系;

4.落实减刑制度的难点和挑战;

5.完善减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法律法规,系统梳理我国减刑制度的法律框架和历史演变;

2.案例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其减刑的具体情况和运用效果;

3.访谈法:通过访谈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了解现实中减刑制度的实践过程;

4.观察法:对狱内减刑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

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对我国减刑制度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梳理我国减刑制度的法律框架和现实运用情况;

2.发现现实中存在的过轻减刑现象及其原因;

3.对减刑和缓刑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4.探索落实减刑制度的难点和挑战;

5.提出完善减刑制度的对策和建议,为我国减刑制度的完善和法律效果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兆寅,《刑事执行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

2.袁柏强,《关于假释与减刑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央研究院学报,2019年,第4期。

3.周建明,《罪犯减刑政策掌握中的关键问题分析》,法律评论,2018年,第6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