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课件.ppt

发布:2017-08-06约1.3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播学导论;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二、传播五要素 1、传播者 2、受传者 3、讯息:≠信息 4、媒介 5、反馈; 讯息是由一系列有序性符号组成的表达特定信息的符号系统。 ——邵培仁 信息指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内容, 讯息是精神内容的表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张国良 信息information,讯息message。信息较抽象、宏观;讯息指具体的信息,如一条简讯、一项通知、一句话等。 ——陈力丹 ;三、“传播五要素”构成“传播三环节” 1、传达:(1)信息选择 (2)编码 2、接受:(1)译码 (2)信息选择 3、反馈 ;四、传播过程模式 1、直线模式 2、循环模式 3、系统模式;(一)直线模式 1、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1)时间:1948 (2)提出者:[美]拉斯韦尔 (3)内容: ;(4)意义: ①第一次将传播过程明确表示为5要素构成,为人类 理解传播过程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②提出传播学研究5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5)缺陷: 单向直线模式,缺乏反馈、互动 另外: *丝毫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讯息在传播过程中会有变化,模式中无显示;2、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1)时间:1949 (2)提出者:[美]香农 [美]韦弗 (3)图示: (4)意义: a、导入“噪音”概念,意识到传播环境等 因素对传播的影响 b、对技术、设备进行分析,提高信息科技 在传播过程研究中的作用 (5)缺陷: a、直线单向过程,缺乏反馈、互动 b、电子通信过程,与人类传播有一定差距 ;(二)循环、互动模式 1、循环模式 (1)时间:1954 (2)提出人:[美]施拉姆 [美]奥斯古德 (3)图示: (4)意义: ①克服了单项传播的缺陷,强调社会互动性——传播 双方都是传播行为主体,平等,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②传播、分享、反馈信息的过程循环往复、持续不断 (5)缺陷: ①把传播双方放在绝对平等的地位,与事实不符合 ②“平等”仅体现人际传播的特点,不适用大众传播;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1)提出者:[美]施拉姆 (2)图示: (3)意义: a、过程双方为大众传媒、受众,之间存在 双向互动关系 b、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联系的特点, 初具系统模式的特征;(三)系统模式 1、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2、马莱兹克系统模式 五、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一)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及理论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及理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