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体会巧妙地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2.理解小说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角度复述课文,加深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文章的主题。
2.研读文本,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人物的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学习本文新颖、巧妙地构思,设置悬念的写作手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咱们先来读一段话:“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是莎士比亚的名著《雅典泰门》里的台词,他将金钱的作用夸大到了让人惊奇的地步。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在他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又是怎样看待金钱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去看个究竟。
(二)“磨刀”不可少
1.你知道吗?(作者介绍)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作品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你会读吗?
拮(jié)自私、冷酷、贪婪、唯利是图、势利、爱慕虚荣、嫌贫爱富冲动、惊慌失措、没有主见小气、精明、刻薄、泼辣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