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doc

发布:2017-05-02约2.5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心跳呼吸骤停的护理 【摘要】心跳呼吸骤停(cardiopulmonaryarrest,CPA)为儿科危重急症,是指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由于血液循环终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或抽搐、窒息、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仪示心率极慢或停搏。小儿心跳呼吸停止与成人不同,突然的、原发的心跳停止在年幼儿童中很少发生。 【关键词】儿童心跳呼吸骤停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cardiopulmonaryarrest,CPA)为儿科危重急症,是指心跳、呼吸突然停止,由于血液循环终止,全身器官处于无血流或低血流状态,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丧失或抽搐、窒息、脉搏消失、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仪示心率极慢或停搏。小儿心跳呼吸停止与成人不同,突然的、原发的心跳停止在年幼儿童中很少发生。常见的是损伤或者疾病造成的呼吸或循环衰竭,伴有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最终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此时患儿面临死亡,如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往往可起死回生。心肺复苏是指对心跳呼吸停止者采取心肺功能抢救的一系列措施,目的是使患儿恢复自主心律和呼吸。 一、护理问题 1.感知的改变。 2.低效性呼吸型态。 3.肺组织换气障碍。 4.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 5.潜在并发症休克,猝死综合征。 6.知识缺乏。 二、护理目标 1.建立和维持气道的开放,保持足够的通气。 2.采用相应措施使患者肺组织换气正常。 3.发现和预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4.积极 治疗 ,防止并发症出现。 5.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能够掌握相关急救措施。 三、护理措施 (一)心肺复苏现场急救措施 1.A——assessment+air左右。注意,应避免按压胸骨最下部的剑突。b.用抢救者的一只手及前臂托住婴儿的背部,有效抬起婴儿的两肩,使头部后仰,保持气道通畅的位置,另一只手作有外按压。c.儿童仰卧在坚硬的平板上,用一只手掌根按压,频率为100次/分,婴儿频率大于100次/分,新生儿频率为120次/分。d.胸外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的比:儿童和婴儿均为5:1,新生儿为3:1。 4.d——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 心肺复苏的黄金程序为A—B—C—D,但对于目击倒下或心电示波为室颤时,应将D放在首位。立即行非同步电击除颤。 (1)部位:除颤仪的两个电极板,一个放置在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心尖部的电极板放置在左侧腋前或腋中线第5肋间。 (2)电极板的大小:成人使用电极板10cm左右,儿童8cm,婴儿4.5cm。 (3)方法(步骤):①选择能量:成人首次200J(W/S)电功率,如无效第2次200~300J(W/s),第3次360J(W/s)。儿童首次2J/kg,不成功则4J/kg。②充电:按除颤仪或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立即充电到所需的能量。③放电:同时按两个电极板的按钮,给予电击除颤。 (4)注意事项 1)电极板上涂导电糊,以增加电流的穿透能力,防止皮肤烧伤。 2)牢固按压电极板,约用25磅的力,以减少胸壁阻力。 3)电击前观看左右前后,在场人员离开,不要触及病人的身体,喊口令“你让开,我让开,大家都让开,电击”。 4)反复多次除颤可引起局部皮肤灼伤,可局部涂用蓝油精。 5)连续3次除颤,如不成功则进行药物除颤。 6)快速电极板观察心律:①使用时机没有脉搏或没有循环现象的病人,并且无心电监护仪,紧急情况下可用除颤仪电极板快速观察心律。②使用方法a.直接将电极板放在病人胸部右侧及心尖部位.b.打开示波屏观看心电图波形。 (二)一般护理 1.整个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暖,适当地提高室温,必要时在辐射加温装置下进行复苏,防止低温损害。输库血时,应先在室温中复温后再输注,避免加重体温下降。 2.反复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复苏措施。 3.胸外心脏按压时,应定位正确、用力均匀,既能保证有效的心搏出量,又要防止骨折和内脏损害。 4.建立至少一路以上的可靠静脉通路,患儿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拔除骨髓腔通路。 5.做好基础护理,保持五官及皮肤的清洁,复苏过程中各种穿刺及用药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 6.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应将患儿病情的危险性和 治疗 、护理方案及期望治疗结果告诉家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并得到他们的配合。 (三)临床观察内容 对于各类急危重症的患儿应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通过各系统的评估及时发现呼吸衰竭和休克的早期症状,通过及时的对因及对症处理,避免患儿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1.呼吸功能的快速评价 (1)呼吸道能否独立维持开放。 (2)呼吸频率改变。 (3)呼吸力学如三凹征、呻吟、鼻翼扇动、辅助肌的应用。 (4)呼吸音及胸廓的扩张度。 (5)皮肤黏膜的颜色与温度。 2.心血管功能的快速评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