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营养支持幻灯片.ppt

发布:2016-12-16约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Quintessence11 发展简史 肠内营养发展简史 12世纪:应用银质插管用于食管麻痹的病人 18世纪:外套鳗皮的软鲸骨作为喂养管 1910:首次进行十二指肠喂养 1918:空肠喂养 1942:通过胃造口放置空肠喂养管 1959:《Therapeutic Nutrition With Tube Feeding》 管饲技术 1963:双腔导管—食道吸引+胃内营养 1967:荧光屏下快速十二指肠置管 1972:8F细的空肠管长期喂养 1973:针导管术作空肠造口 1980:经皮内窥镜胃造口术 肠外营养发展简史 1923:发现致热源,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 1939:首次静脉输入酪蛋白水解液 1940:下腔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 1959:提出最佳非蛋白热量(Kcal)和氮(g)的比值为150:1 1961:大豆油脂肪乳研制成功 1967:提出“静脉高营养”概念 90年代:代谢支持和代谢调理 营养状态评定 主观评定 体重变化;食欲;胃肠道吸收功能;既往情况 客观评定 静态:人体测量性指标 动态:氮平衡、氨基酸谱 营养状态的评估——人体测量 体重: 体重(BW)是营养评定最简单,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标。6个月内体重改变超过10%,为营养不良的高危病人 体重变化=(平时体重-实际体重)/平时体重×100%  ????????? 正常值??? ?轻度??? 中度???? 重度?? ─────────────────── 理想体重 80-90% 60-80%? 60%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 正常指数:18=BMI25,营养不良分级: I级:17.0-18.4;II级:16.0-16.9;III级:16 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 标准 90%标准 80%标准 70%标准 60%标准 男性 12.5mm 11.3mm 10.0mm 8.8mm 7.5mm 女性 16.5mm 14.9mm 13.2mm 11.6mm 9.9mm 营养不良 轻度 中度 重度 营养状态的评估——实验室检查 ????????????????????????????????    ???? ????????正常值??? ? 轻度??? 中度? 重度?? ─────────────────── 白蛋白(g/L) 35? 28~34?? 21~27? <21 转铁蛋白(g/l)? 2.5~2.0 1.8~2.0 ? 1.6~1.8 <1.6 淋巴细胞总数? >2000 1200-2000? 900-1200 <900 血浆蛋白质的半衰期及营养不良参考值 半衰期 营养不良 白蛋白 20天 〈35g/L 转铁蛋白 8天 〈2.0g/L 前白蛋白 2天 〈0.2g/L 视黄醇结合蛋白 12小时 〈0.1g/L 营养状态的评估——实验室检查 氮平衡 =氮摄入-氮排出 = {膳食或静脉营养溶液中蛋白质量(g) ——(尿中尿素氮+3)} / 6.25g ? ????????? 正常值??? ?轻度??? 中度???? 重度?? ─────────────────── 氮平衡测试? ± -5~-10?? -10~-15? >-15g 营养不良分类 能量缺乏:体重/身高低;脂肪储存减少;肌肉组织萎缩;血浆蛋白正常 蛋白质缺乏:内脏蛋白丢失;脂肪储存正常;低蛋白血症;水肿 蛋白质能量缺乏:体重下降;虚弱;低蛋白血症;水肿 微量营养素缺乏: 体重丢失 0-10% 安全期 10-15% 进入危险期 如需继续治疗,应开始营养支持 20-25% 危险期 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30-35% 恶液质,死亡 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