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面天线分析—近场等效原理-硬件和射频工程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抛物面天线分析
—近场等效原理
添加标题
近场等效
• 将reflector_far另存reflector_near
• 删去远场等效源的设置
• 目前,近场等效源的添加需用到AP卡进行设置
–AP卡:定义孔径场源
创建七个点(Name Points)
添加标题
• 创建七个点
– 创建7个Name points
– a1(xneg,-ypos,-zpos)
– a2(xpos,-ypos,-zpos)
– a3(xneg,ypos,-zpos)
– a4(xpos,ypos,-zpos)
– a5(xneg,-ypos,zpos)
– a6(xpos,-ypos,zpos)
– a7(xneg,ypos,zpos)
添加标题
定义近场等效源
• 运行prefeko,然后打开reflector_near.pre文件
• 在FR卡下方添加AP卡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后部)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 的初值为1:
– 添加 #xstart_point=1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后部近场参考面)
第一个源
– 直角坐标中,u2,u3必须是按照x ,y ,z
这样的顺序(即:u2为y时,u3为z ),
且指向正方向,与近场文件中采样点的
顺序一致。在有的表面上,这样会导致
法向n指向内部,而这个表面上要求法向
指向外部,此时只要在
Phase aperture(degrees)栏中填入180即可
注意:定义近场等效源的顺序与horn中
添加计算近场的顺序一致(即:后部-前部
-右侧-左侧-下部-上部)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前部)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循环值(在文件中从这个点开始读取数据)
– #xstart_point=#xstart_point+#ny*#nz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前部近场参考面)
第二个源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右侧)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循环值
#xstart_point=#xstart_point+#ny*#nz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右侧近场参考面)
第三个源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左侧)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循环值
#xstart_point=#xstart_point+#nx*#nz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左侧近场参考面)
第四个源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下部)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循环值
– #xstart_point=#xstart_point+#nx*#nz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下部近场参考面)
第五个源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上部)
添加标题
• 设定变量xstart_point循环值
– #xstart_point=#xstart_point+#nx*#ny
• 添加AP卡定义近场等效源定义
(原波导喇叭天线的上部近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