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王翠霞.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你能说出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 * * * * * 夏衍 夏衍是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1994年10月,国务院授予“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野草的种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种子力量之大 课文中哪些事例描写了种子力大? 1、种子破开头盖骨; 2、笋的成长; 3、小草的成长。 这属于什么说明方法?你知道吗? 体会种子力之大 举例子 作者在事例1中为了体现种子力大用什么和什么作比较? 体会种子力之大 科学家无法分开头盖骨 对 比 种子完整地分开头盖骨 体会种子力之大 这属于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作比较 好处:更加具体、形象地突出了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直接描述“种子力量之大”的语句,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把你的感受简单标记在书上。 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一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这种力如此之大文中用了四个动词,分别是什么? 透 钻 挺 这四个动词更能让我们感到种子那“顽强不屈的力”。 掀 学习第7自然段 夏衍对这种生命力又是怎样解读的呢? 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一种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更是一种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补充资料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我国东北、华北等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相持阶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则异常嚣张。在暂时困难面前,有极少数人怕这怕那,甚至想投降日寇,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来向日本求和,散布“亡国”的悲观情绪。当时在桂林主持《救亡日报》编辑工作的夏衍写了这篇极富号召力的杂文《野草》。 意在: 1、唤醒民众使其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激发斗志坚定抗日战争的决心。 2、借草的伟大力量赞美我们伟大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 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想告诉人们什么?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