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三节河流相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三节 河 流 相 1.概 述 河流是流水由陆地流向湖泊和海洋的通道,也是把沉积物 由陆地搬运到海洋和湖泊中去的主要营力。 1)河流的类型 (依据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分类) a 平直河流 b 曲流河 c 辫状河 d 网状河流 第三节 河 流 相 a 平 直 河 流 比较少见,一般仅存在于河流的某一段较短的 距离内,其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10倍 b 曲 流 河 c 辫 状 河 d 网 状 河 流 2)河流沉积环境 2. 河流相沉积的一般特征 1)岩石组合 有砾、砂、粉砂和粘土等各类碎屑沉积物组成。 上游偏粗,下游偏细。 2)结 构 分选差到中等,分选系数一般大于1.2。 3)沉积构造 以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还有平行层理、 上攀波纹状层理、包卷层理。 4)生物化石 一般保存不好,常见破碎的植物枝、干、叶, 偶见脊椎动物化石。 5)横向和垂向变化 横向上:相变较快,砂岩多呈透镜体; 垂向上:由下而上由粗变细的间断性岩性正韵律。 底部发育有明显的底冲刷现象。 6)相组合 横向上: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三角洲、海岸相 垂向上:向上可演变为三角洲相 3. 河流相的亚相类型(环境和沉积物特征划分) 河床、堤岸、河漫、牛轭湖 1)河床亚相 可划分为:河床滞留沉积、边滩沉积、心滩沉积 a. 河床滞留沉积: 平水期滞留在河床底部的粗碎屑物质 沉积物:粗,多为砾石,有时为垮塌或冲刷泥砾 构 造: 可有叠瓦状构造 横向上:透镜状、席状 垂向上:河流沉积的最底部 b. 边滩(点砂坝、曲流砂坝)沉积 曲流河中最重要的砂体类型 湖南澧水河中的砾石质边滩 C 心 滩 2)堤岸亚相 a. 天然堤:洪水期河水溢出河床,粉沙、泥沿 河床两岸迅速堆积所形成的堤岸。 天 然 堤 沉 积 特 征 沉积物 粉砂、泥的薄互层,向河道方向可有细砂。一般单旋回厚几cm--几十cm。 构造 小型砂纹层理(波状、槽状、攀升层理)、水平层理,顶部可有暴露构造。 垂向上 位于边滩沉积之上。 b. 决 口 扇 —— 洪水冲决天然堤,在其外侧形成的扇形沉积体。 决口扇 决口扇的特征 沉积物:细砂、粉砂,较天然堤粗。 构 造: 中小型交错层理,水道下的冲刷--充填构造。 垂向上:上下均为河漫泥质沉积。单旋回厚十几cm到几米。 剖面上:透镜状。 平面上:舌形或扇形。 3)河漫亚相 a 河漫滩 b 河漫沼泽 c 河漫湖泊 a. 河漫滩——河床外广阔的滩地,平水期无水,洪水期被水淹没。 沉积物:水动力弱,粉砂、粘土为主。 构 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各种暴露构造。 垂向上:垂向加积产物,位于河流相旋回的上部。 b.河漫沼泽 — 由于长期地表潮湿积水,植物繁盛,形成沼泽 沉积物:粘土、泥炭 构 造:块状为主,粘土岩中有时可见水平层理 c. 河漫湖泊 : 河床外长期积水的洼地,积水多源于河流的泛滥。 沉积物:粘土、粉砂。 构 造:洪水期沉积层理不发育,湖泊沉积中具水平层理。 4.牛 轭 湖 亚 相 — 废弃的积水河道 废弃作用:串沟取直、 曲颈取直。 沉积物:粉砂、泥 构 造:水平层理或块状层理 垂向上: 串沟取直---与早期废弃河道 沉积突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