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雕塑艺术欣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通过对上述中外雕塑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我 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欣赏方法及意义 1、欣赏方法 (1)雕塑艺术的特点是静态性和立体性,了解 三维空间的体积美; (2)从题材上去理解雕塑的内涵,懂得组合美、 节律美、韵律美; (3)雕塑欣赏还要从整体上欣赏和把握,理解 雕塑和环境相结合的有机联系。 2、意 义 学会欣赏雕塑,我们就会打开另一扇发现美 的窗子,体味到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从 而更好的认识人生和社会,了解不同时期的雕塑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谢 谢 欣 赏 ! * 《马赛曲》 (大理石,1270×600厘米,1833年—1836年作,巴黎大凯旋门) 吕德(1784年—1855年)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安放在巴黎大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他不朽的杰作。 * 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单面雕,有的双面雕。一般有边框的称“镂空花板”。大体有两种,一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双面雕。二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也称凹雕,镂空雕,或者浮雕。 * 雅典娜为雅典城的守护神,也是代表智慧的女神。原作为巴底农神庙大殿的主像,全身高达13米,用银白色大理石雕成,局部镶嵌着象牙与黄金,可惜已在拜占庭帝国时代被毁坏。这里介绍的是大理石小型摹制品。在这件女神雕像中,她头戴战盔,身着希腊式连衣长裙,护胸和甲胄上装饰有蛇形饰边和人头像;她裸露双臂,透过薄衣裙可隐见丰艳健美而有力量的身体;衣裙褶纹和饰物造成横竖线条的疏密变化美;她的手势动作可能是执长矛和托物,整个形象富有女性的温柔和充满生命,更多的是人性,绝少神性,这表明希腊化时期艺术已走向世俗化。 * 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高约20米,长57米,约创作于公元前2500年,现位于埃及吉萨。在古代埃及,狮子是战神的化身,也是力量的象征,法老把自己的形象与它的形象混合起来,是为了夸耀神秘的威力,使自己成为万民崇拜的偶像。埃及古王国时期最主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巨大、宏伟的皇陵建筑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这座雕像,它是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高达20多米,面部约有5 米长,仅头上的一只耳朵也有2 米左右。雕像的头部被刻成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身子则是呈坐姿的狮子形象。法老头戴菱形王冠,前额上雕刻着神秘的圣蛇,脑后雕刻着象征神权的鹰。他的下颌原来还有一部庄严的胡须,但后来由于炮击而跌落,现收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 * 《马赛曲》 (大理石,1270×600厘米,1833年—1836年作,巴黎大凯旋门) 吕德(1784年—1855年)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安放在巴黎大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他不朽的杰作。 * 《马赛曲》 (大理石,1270×600厘米,1833年—1836年作,巴黎大凯旋门) 吕德(1784年—1855年)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安放在巴黎大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他不朽的杰作。 * 浮雕《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自由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她那张开的羽翼, 飞舞飘动的衣裙,和召唤性的内在激情,表现出急速的运动和奔放的革命热情。两腿大步向前迈进,更加强了浮雕形象的前进感。女神占据整个浮雕的上半部,正从人们头顶上疾驰而过。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热情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他带领自己年轻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少年依傍着父亲,走得更加坚定有力。和这个跃跃欲试的激动少年相对应的,是走在其后的沉着刚强的老人,他仿佛多次为自由而战,今天为了祖国又从容奔赴疆场。行列的最前面,号手正在吹响进军号,其余人物有持盾牌和宝剑的战士,有弯腰系结兵器的弓箭手,这些细节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所有这些人物被组成一个整体,显示出一种剑拔弩张的声势。看着这伟大的作品,耳边似乎又响起了嘹亮的《马赛曲》…… * 德国西南部的弗赖贝格以建校于l 5世纪的大学为中心,是个发展缓慢的朴素而平静的小镇。小镇住宅区广场的正中,有克莱斯·奥尔登伯格创作的在地上扭动的水龙头和胶皮管。克莱斯奥尔登伯格的作品很受以理性著称的德国人欢迎。这件作品不是用自来水管表现因莱茵河航运而繁荣的历史,而是老老实实地作为毫无意义的东西,并远离日常生活。 2、阿格桑德罗斯《拉奥孔》 大理石群雕,高约 184厘米,是希腊化时 期的雕塑名作。现收藏 于罗马梵蒂冈美术馆。 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 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 造型语言上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