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雕塑艺术欣赏.ppt

发布:2017-04-12约7.87千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雕塑艺术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二节 宗教雕塑欣赏 第三节 现代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一、中国世俗及仪卫雕塑 (一)人物雕塑 1、钟虡铜人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发掘出了一个战国早期的大墓—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青铜雕塑品、漆绘木雕等。尤使世人瞩目的是一套大型编钟。我们介绍的这个铜人便是支撑编钟架的褪柱。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2、秦始皇陵兵马俑 兵马俑群中的人物形象有统领、步兵、骑兵、车兵、弓弩手等。这些代替活人殉葬的俑,他们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高度的写实性。每个俑的形象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3、击鼓说唱陶俑 在众多出土东汉俑中以四川地区的各类俳优(古代指演滑稽戏的艺人)俑最精彩。《击鼓说唱俑》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二)动物及神兽雕塑 1、马踏匈奴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长190厘米是群雕中的主体和代表作。表现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仰翻在地的匈奴首领。匈奴首领的形象委琐,面目可憎,露出一副绝望的神情。成功的运用寓意的手法歌颂了英雄的丰功伟业。人马一体,显得坚实稳固。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作者巧妙地利用巨石的自然形态加以雕凿,并在紧要处结合圆雕、浮雕和线刻方法,去粗取精,删繁就简,以精湛的表现性技巧刻画出高度提炼概括的骏马形象。腹下有些地方仍保持原石状态,客观上强化了马的雄浑与厚重,呈现出稚拙古朴、沉雄博大的艺术风格。其他动物雕刻亦追求这种浑似天成的意趣,在浑茫中孕育着气势与生机,堪称千古佳作。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2、铜奔马 《铜奔马》,高34.5厘米,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一座东汉墓。此马与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马和霍去病墓前石刻马的形象相去甚远,除了材质和技艺上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现实社会中马的品种发生了变化。马在古代人生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战争的重要装备。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3、齐武帝陵辟邪 《齐武帝陵辟邪》,高280厘米,现存齐武帝景安陵前。陵前西侧天禄四足已失,身躯风化剥蚀严重。辟邪置于陵前东侧,昂首张口,高腆着饱满的前胸,收腰挺臀,前褪跨出,后腿微屈,头生双角,身有双翼,意态昂扬勃发,有腾跃奋起之势。雕刻者有意识地夸张和强调了颈部、胸部、腰部的形体,形成转折连贯的三大弧线,圆转而遒劲,显示出雄强的内在伟力。胸前及翼翅以浅浮雕刻画着卷曲的翎毛,既具装饰作用又增强了它灵动的神异性。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4、顺陵走狮 《顺陵走狮》,位于陵墓正面,左右各一。东侧一座高305厘米,身长346厘米,它昂首挺胸,似阔步前行,蹙眉瞪目,高瞻远瞩,张口卷舌,似在发出阵阵吼声。头硕大,前胸饱满圆鼓,四肢粗壮劲键,撑地的利爪坚实稳固,蕴含着无比的威力。它雄视着大地,睥睨一切,表现出一种博大、雄壮的王者风范。与南朝石雕相比,它更强调磅礴和威慑的气势而减弱了夸张的神异色彩,造型粗犷简括,写实性强。堪称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5、昭陵六骏 据说这组石刻由阎立本画图起样,良匠雕凿,李世民亲自题赞语,欧阳询书刻于石。其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于1914年被切割成小块运出国,现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均藏于陕西省博物馆。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二、欧洲神话及世俗雕塑 (一)神话雕塑 1、命运三女神 《命运三女神》是一组残缺的石质雕像,左侧坐像残高134厘米。原是雅典巴底隆(Parthenon)神庙东人字墙上的雕像。巴底隆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38年,它象纪念碑一样耸立在雅典卫城,壮丽而辉煌。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2、米洛的阿芙罗蒂德 在希腊神话中阿芙罗蒂德是掌管爱与美的女神,罗马人将她称为维纳斯。这尊大理石雕像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希腊与克里特岛之间的米洛岛,为区别于其他阿芙罗蒂德雕像,称之为“米洛的阿芙罗蒂德”。在雕像的台座下刻有“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亚历山德罗斯作此”铭文。现存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与“萨莫色雷斯的尼开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同称镇馆三宝。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第一节 世俗雕塑欣赏 3、拉奥孔父子 这也是一件创作于公元1世纪左右希腊化时期,却享有极高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