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形象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凉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004年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抓住并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2)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答题思路】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 A.寥廓、雄奇、壮阔、辽阔、雄浑、深远、旷远、高远、悲壮、壮丽、悲凉 B.幽清、静谧、静穆、明净、明丽、恬静、朦胧、幽静、幽美、优美、静美 C.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D.热烈、和谐、华丽、绚丽、秾丽、繁华、喧闹、高亢、激昂、淳朴、清丽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常见思想情感: 离愁别绪 羁旅愁思 思乡怀远 闲适恬淡 乐山好水 感时伤世 吊古伤今 忧国忧民 愤世嫉俗 叹惋谏讽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答题范式】 1. 本诗描写了----------景象(景物) 2. 营造(渲染)了-------------意境(氛围),(描绘出一幅--------的画面) 3. 表达了------------的感情。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步骤1)全诗选取了游览诸葛亮祠堂时所见之景:柏树,碧草,黄鹂,描绘一幅祠堂中幽静,寂寞的图景。(步骤2)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意境。(步骤3)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追念悼惜之情,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随堂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三)、“物象”诗词鉴赏 考点分析 物象,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