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向浅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方向浅析
为切实摸清国国有资产基本情况,促进各单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产日常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资产使用效益,在对全县行政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调研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认认识不到位及管理上存在的种种种问题与弊端,客观上导致致了国有资产的跑、冒、滴、、漏。现就目前我县行政事业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问题及整改方向浅析于后。
一、资产管理现状
就我县的的情况而言,由于“重钱轻物物”思想的普遍存在,行政事事业单位对于现金、银行存款款等流动资产的管理相对比较较规范;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由于领导不重视、会计人员员责任意识淡漠、部分单位会会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等诸诸多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管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固定资产账账卡管理制度。一般单位要分分别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固定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片。实际情况一是部分单位未未建账,乡镇尤为突出;二是是只建立了固定资产总账;三三是明确了实物管理人,而未未建立账簿;四是主管部门长长期未将下属单位固定资产纳纳入统一管理。此外,在固定定资产的计划管理、职责分工工、定期盘点等方面,绝大部部分单位均未建立相应的管理理制度。
2、固定资产管理理职责不明确。由于领导不重重视,多数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理制度不健全,单位内部财务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固定定资产使用部门三者之间未进进行合理分工,职责不明确。。
3、固定资产购建的管理理不规范。一是购入的固定资资产未登记入账,这种情况主主要存在于未设置固定资产账账簿的单位。二是基建投资建建设的固定资产存在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在工程建设期期间未单独建账核算,没有通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相相关成本费用;工程完工后已已交付使用多年而未办理工程程决算,财务部门因没有验收收凭证无法登记入账;由于没没有账面价值、修建年代久远远、资金来源复杂等原因而致致产权归属不清。三是无偿调调入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主要是相关单位未按规定到到到财政部门办理调拨手续,,单位财务部门没有依据调整整有关账目。四是接受捐赠的的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理不到位。我县行政事业单位位普遍没有制定固定资产的增增减、内部转移和报废清理的的相关制度,即使有,年末也也未将固定资产的清查、核对对工作落到实处。
5、固定定资产处置的管理不及时。一一是对于无偿转让和应当报废废、报损的固定资产未及时按按照固定资产的处置权限报批批后调整有关资产账目;二是是对于有偿转让的固定资产既既未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报,又未登记入账;三是由于于领导、职工离任无人对其使使用的资产组织移交,造成部部分资产的流失。
6、对国国有财产的收益管理不到位,,流失严重。对运用国有资产产组织收入的经济实体,以及及“事改企”单位,其创收收收入大部分被人头吃掉或为单单位职工谋福利,用于资产折折旧、维修等简单再生产所必必需的资金寥寥无几,特别是是利用国有非经营性资产搞经经营的单位,没有按照《国有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对使用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营性资产进行评估,从而导致致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在一一定范围内受到不同程度的威威胁,使国有资产的保值乃至至增值指标难以落实。
存在以上现象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体制不顺,职责不清。19997年撤销国资局以后,从上上到下各级行政机关国有产管管理职能界定不够清晰,职责责不明确,认识不统一导致制制定制度,开展管理等工作““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财政部门作为真正的管理者者不到位,该管的没有真正管管起来。
2、立法滞后,制制度缺失。目前,行政事业单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依据的仍然然是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年年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有资产管理办法》、《行政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实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近年年来,财政体制进行了多项改改革,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有资产管理的立法滞后,制度度建设不健全,不规范,使得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循以及社会监控措施不力也是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管理不规范的原因之一。
3、监督不力,有禁不止。。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管理制度的落实和管理活动的的加强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体制不不顺、立法滞后等多种原因,,致使财政部门作为真正的管管理者不到位,没有有效的评评价指标和监督措施,存在监监督不主动、不经常和监督没没办法的现象。也是造成行政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规范的原因之一。
4、重视视不够,责任心差。随着社会会的进步,办公条件的提高,,单位占有、使用的实物财产产数量也越来越大,但是单位位财会人员仍然只停留在对资资金收支核算上,而忽视对实实物财产的管理。行政事业单单位的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营性资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