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实验设计.ppt

发布:2016-09-13约7.35千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实验设计 学习目标: 1 能够掌握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2 能够掌握实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 3 能够熟悉常用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并能够应用常用的单因素设计。 4 能够掌握临床试验的基本定义、基本原则、特点和意义(自学)。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第四节 临床试验设计简介(自学) 第五节 常用设计类型的样本含量估计 第六节 案例讨论(自学) 概述 实验研究定义: 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认为地对实验单位设置干预措施,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的基本原则,控制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例如:研究3种抗癌药物对小白鼠瘤效果的实验(随机区组设计) 概述 2 实验研究与观察性研究的主要区别: (1)认为设置(处理因素) (2)随机分配(处理因素) 概述 实验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两部分。 专业设计是从专业角度考虑设计的科学性,它包括选题、提出假设、确定受试对象和技术方法。 统计设计是从统计角度考虑设计的科学性,它包括资料如何获得,如何整理及如何分析等工作做事先设想和安排,它包括设计类型、对照形式、如何分配受试对象、样本量的估计、统计分析指标的选择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处理因素 (二)受试对象 (三)实验效应 例如:观察某降脂药对高血脂患者的效果,以高血脂患者为受试对象,某降脂药是处理因素,其下降的血脂值是实验效应。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受试对象( subject ) (二)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 1 单因素(不同水平),多因素(不同水平) 2 种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注意事项 (1)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 (2)明确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除了治疗因素外,还包括病人的心理状态、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后者可称为非处理因素。 (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3)处理因素须标准化 处理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不同时期的药物批号,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 受试对象 研究目的不同:可分为人、动物和植物,某个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或血清等生物材料。 实验对象分为四类: (1)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3)现场试验(field trial) (4)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 实验效应 1.定义 :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内容。 2 指标选择要求 (1) 客观性: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2) 灵敏性和特异性: (3) 精确性: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R.A.Fisher 提出了 (一)对照原则 (control) (二)随机化原则(randomization) (三)重复原则 (replication) (一)对照原则 1 意义: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处理因素的效应得以体现。处理因素的效应大小,是通过与对比组对比所得到的差别显现。 2 形式: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相互对照 和历史对照等形式。 对照形式 (1)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即对照组的处理因素为“空白” 。 例如:在某种可疑致癌物的动物诱癌实验时,需要设立与实验组动物种属、窝别、性别和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动物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排除动物本身可能自发肿瘤的影响。 对照形式 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施加基础实验条件(非处理因素,如面包、烟薰剂)。 例如,赖氨酸添加实验中,实验组儿童的课间餐位添加赖氨酸的面包,对照组为不加赖氨酸的面包。这里面包是与处理有关的实验因素,两组儿童除是否添加赖氨酸外,其他条件一致,这样才能显示和分析赖氨酸的作用。 对照形式 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是对照组采用现有标准方法或常规方法,或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以标准值或正常值作为对照。例如,在新药临床试验中,对照组采用目前疗效明确的某种药物(代表当时疗法的水平),试验组患者采用某种新药,目前某种药物组就是标准对照组。 对照形式 相互对照(mutual control)是不专门设立对照组,而是实验组之间互为对照。例如,比较几种药物或同一药物的不同剂量间的比较,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不同药物的疗效差别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