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3-25约1.47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省平原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

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试(一)

语文试题

2025.3.22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

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凡物都有特征,描摹物象,如能把握其特征,予以夸大渲染,每能给人意外明确的印象。就像漫画一

样,将人或物的特色及重要部分,故意作过分的夸张,始能达到穷形尽相的目的。王充曾说:“实事不能

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这话用来解释诗文,反而成为定则,许多诗亟需“华虚”的文饰,亟需“惊耳

动心”的吸引力。

譬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花的特征是明艳,若只说花光明艳、花容娇

媚,都嫌“坐实”,都嫌不够,用“欲燃”这种夸大的字眼来形容花光,让春光在青山上燃烧起来,照人

眼目,便给人特别明亮的印象。“欲燃”比“如火”“胜火”之类的形容更具动态,后来李治写《蔷薇花》

道“摘时兼恶焰烧春”,则更不止是“欲燃”而已,简直要“烧春”,“烧春”比“欲燃”尤其动态,将鲜

红的色泽夸张得更像喷火了。白居易《早春招张宾客》诗也写“花光焰焰火烧春”,烧春加上火字,再加

叠用两个焰字,火像跳跃在眼前似的。孟郊《卧病》诗“春色烧肌肤”,春色鲜妍,不只撩人而已,不只

在眼前烧,竟直接烧到皮肤上来了。到李绅写《红黑花》诗:“红黑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叶满

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不只烧灼到皮肤上,还红得烧痛眼睛,烧到心脏里面来了!

李商隐的诗,最善于塑造意象,他当然擅于运用这种手法,如《天涯》诗:“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

花!”用啼字双关着“啼鸣”与“啼泣”。当花儿开到了花枝的绝顶,从此花儿开尽了!暮春的莺儿把生

命也啼了出来,啼湿了最高枝上的花朵!这个“湿”字当然是不合理的夸大,但由于整个生命的投入,使

奇诡变为可信,使瑰丽的莺啼花温意象,呈现出一股夺人心魄的哀切的痴情。用这种莺啼花湿的意象,来

暗喻“府主逑逡、依傍无门”也好,来暗喻“所写文章,字字血泪”也好,创痛都是那么深刻。况且

“啼”本是诉诸听觉的,“泪湿”是诉诸视觉的,故意将听觉的印象移属为视觉的印象,这种技巧能使意

象益发美妙。

上述诸例,都是在造意上夸张人或物的特征。有时在用字上换一个夸张的字面,虽与实情不合,也能

使意象跃现出来,如李贺的《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翼!”全诗是在写项羽刘邦

的鸿门之宴,这两句是描写宴会豪华的场面。行军帐幕中不太可能有排成九推的方花础石,也未必有盛血

的银罂,这些固然不必去考实,更为了夸大军容的勇猛、食物的半盛,写一般的屠豕宰羊都是不够称心快

意的,偏杜撰一个“刺豹”的史实,这是诗人与史笔的差距,这差距反使宴饮豪华的气派与“不比寻常刍

黍之味”的描写豁显出来。

(摘编自黄永武《谈意象的浮现》)

材料二:

夸张和其他修辞方式一样,都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夸张只能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夸张,

否则就是空洞的大话或十足的昏话。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月亮是凉的,太阳是热的,我们要夸张只能在现

实基础上说“赤日炎炎似火烧”和“夜吟应觉月光寒”。如果我们夸张成“月色炎炎似火烧”和“夜吟应

觉日光寒”那就成了十足的昏话了。鲁迅也举过类似的例子,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

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火如席’,

那就变成笑话了。”宋代有位诗人写了首咏竹的诗,其中两句是“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作者很得

意,送给苏轼看。苏轼打趣说:写得倒是很好,只是十根竹子才长一片叶子。此诗将想象与夸张结合得很

好,对仗也很工整,失败就在于它完全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树干比树叶多。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符合生活真实,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