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经济学5课件1.ppt

发布:2017-03-04约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在衡量时重要的是资本和劳动的比值,而不是某种要素的绝对数量; 在现实中,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其资本/劳动比率是可变的,衡量必须在每次价格变动引起要素间相互替代之后。 III.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俄定理的逻辑思路: III.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俄定理的几何说明: Review 赫-俄理论扩展了之前的贸易模型,进一步挖掘和解释了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所有可能导致贸易前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因素之中,赫-俄认为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和引起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 根据赫-俄的观点,在两国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其生产产品的能力,从而引起供给能力的差别。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贸易前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造成两国要素价格的不一致,从而导致了同种商品价格的不同。贸易开展后,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古典经济学家是不曾关注和考察过的。 EXERCISE 1.产品Y相对于X来讲被称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当 Y的生产中资本的投入量大于X的生产中投入的资本量 Y的生产中劳动的投入量小于X的生产中投入的劳动量 Y的生产中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大于X的生产中两种要素投入量之比 Y的生产中资本与劳动投入量之比小于X的生产中两种要素投入量之比 2.一国被称为劳动丰裕国,当这一国拥有 更多的劳动力 更少的资本 更高的劳动与资本相对数量 更高的工资-利息比例 3. 加拿大有非常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资本存量而拥有很少的人口,那么根据和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加拿大的比较优势应该是 工业制成品 粮食产品 纺织品 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 4. 在赫-俄模型中,两国从封闭状态到开放国际贸易,将会倾向于 使每个国家国内的工资率趋于一致 使每个国家国内的工资率与利息率趋于一致 使两国的工资率趋于一致 以上都不正确 新古典贸易理论Neoclassical Trade Theory Chapter 5: The Endowments Theory (Heckscher-Ohlin Model) 本章主要内容 赫-俄定理及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 对赫-俄模型的经验检验:里昂惕夫之谜 赫-俄定理和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H-O theorem and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I. 背景介绍 瑞典学派 国际经济学界著名师徒:赫克歇尔、俄林 理论的延续者:保罗·萨缪尔森 I. 背景介绍 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相比有两大重要进步: 引入了另一个生产要素——K; 各国要素禀赋存在差异较容易解释。 各国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等因素都不同,使得各国拥有不同的要素禀赋。 古典经济学家对于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的原因解释含糊不清。 II.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充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在一个2×2×2模型中,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就称该种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capital intensive)。 1Y 2K 2L 1X 1K 4L Y is capital intensive X is labor intensive 举例: 说明: II.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充裕度(Factor Abundance) 一国所拥有的所有可能利用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如果某一国的可用总资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大于另一国的这一比例,就称该国为资本充裕国。即 II.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Factor Abundance and the Shape of PPF): B:资本充裕国 Y:资本密集型产品 B国相对于A国能够生产更多Y产品 A:劳动充裕国 X:劳动密集型产品 A国相对于B国能够生产更多X产品 II.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结论: A国的PPF 会在X轴上伸展得更多,Y轴上较少,偏向于X; B国的PPF 会在Y轴上伸展得更多,偏向于Y B A 根据下表判断: (1)哪个国家是资本丰裕国? (2)哪种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3)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 (4)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有何区别? A国 B国 L 45 20 K 15 10 X Y L 5 1 K 3 2 例题: III.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俄定理揭示了国家的要素禀赋状况与其贸易模式的深刻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