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高考政策解读 .pdf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2024年山东高考政策解读
一、指导思想
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发展事实对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
心素养和日常行为表现,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的系统
评价,是培育学生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深入
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通过实施综
合素质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学业修习状况、核心素养、日常行为表现
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状况,培育学生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深入推
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通过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
养模式;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改变以高考成
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二、工作原则
1.方向性原则: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党爱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指导性原则: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成长过程,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指导
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3.客观性原则: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
4.公正性原则: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强化有效监督,
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公平公正。
三、评价内容
(一)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
任义务、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
思想品德评价包括典型事例和日常操行两部分。
典型事例重点填写在日常操行、参与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
志愿服务等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事例(包括内容、地点、持续时间或
次数、过程、成效等),如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
体提供无偿帮助,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
组织做无偿义工服务,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等;典
型事例由学生自己填写,班主任审核确认;日常操行评价主要包括、
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结协作、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文明礼仪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由小组互评和教师评议相结合,以等级形式呈现。
(二)学业水平
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重点是国家课程(必修和选修)的修习情况、学
业水平考试成绩、校本课程内容、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
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主要包括课时
修习情况、校本课程修习情况、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成果。
(三)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
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