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团体标准
《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西益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西洁源动物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
广西智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4月12日
一、制定意义及任务来源
1目的意义
广西作为生猪养殖大省(区),自2008-2017年以来生猪存栏量均在2200万头以上,因此,每年产生大量病死猪。为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2016〕27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桂政办发〔2018〕65 号)等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均要求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目前在广西区大肆蔓延和传播背景下,给生猪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广西的生猪存栏下跌了60%以上。大批量的病死猪如果处理不当,将给人们身体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威胁和隐患,因此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也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和民心工程。
当前国内针对病死猪的习惯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掩埋和化制等方式,各种方式虽取得的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均有明显弊端。如焚毁彻底、耗能高、有异味,引起大气污染;掩埋成本低,容易造成水土污染,安全隐患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有效的、环保的处理方法,使病死猪得到集中收集、规范处置,降低动物疫病传播蔓延几率,彻底解决无害化处理产物的最终安全出路。而快速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是以最快速方法将病死猪残体,变成可用于土壤改良的有机肥,对于消除病原菌、疫情防控、西江流域饮用水源区保护、农业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发展意义重大。
本标准立足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拟建立将病死猪从破碎、调和、高温灭菌和发酵到有机肥生产的无害化处理技术体系,将病死猪在24小时内进行快速发酵分解,生产有机肥,实现病死猪快速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循环利用,因此本地方标准的制订、发布、实施十分重要,符合国家、广西关于减肥增效、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科技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肥料产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循环利用、种养行业健康发展、改善土壤、提升作物质量和“美丽广西?幸福乡村”建设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任务来源
根据广西肥料协会下达的《广西肥料协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编制《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团体标准1项,该标准由广西肥料协会归口,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益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西洁源动物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广西智标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二、工作概述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当前国内外针对病死猪的习惯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掩埋和化制等方式,各种方式虽取得的一定的处理效果,但均有明显弊端。如焚毁彻底、耗能高、有异味,引起大气污染;掩埋成本低,容易造成水土污染,安全隐患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有效的、环保的处理方法,使病死猪得到集中收集、规范处置,降低动物疫病传播蔓延几率,彻底解决无害化处理产物的最终安全出路。而快速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是以最快速方法将病死猪残体,变成可用于土壤改良的有机肥,对于消除病原菌、疫情防控、西江流域饮用水源区保护、农业清洁生产、循环农业发展意义重大,但目前尚无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
2 编制过程
标准项目下达后,标准起草工作组的主要起草人员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制订等有关文件资料要求,经过大量的调研,研究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则和项目实施方案,并有序地开展标准的起草工作。
本标准在广西科技计划项目“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桂科A开展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成员收集分析已有的试验资料,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相关标准、广泛调查、取样分析和田间试验等方式,总结了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的场地要求、生产工艺技术、质量要求和质量检验等内容;对需要验证及欠缺的技术措施,采取试验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解决,确保标准在生产上切实可行。标准编制以调查研究和试验收集数据为依据,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处理,经多次修改完成了标准草案稿。
标准草案稿形成后,在标准编制组内开展“团体标准草案稿讨论会议”,征求参与人员的意见,经标准编制组相关成员充分讨论和认真分析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
标准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病死猪无害化高温快速发酵生产有机肥料技术规程操作过程以及结果判定,适用于病死猪为主要原料的动物源氨基酸有机肥的检测。
标准的建立过程主要进行了以下实验:
1、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艺研究
分别考察破碎程度、水分、温度、搅拌转速、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