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品质人员重点培训资料.ppt

发布:2018-04-15约9.16千字共9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技术 供应商 用好材料才可能做出好产品 物料部 不发出不良材料;不把产品放坏 品管工作 生产部、车间 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传递不良,不出货不良 检验 我坚持外圆内方的原则,方的工作标准,圆的工作态度 市场部 顾客永远是对的 顾客 有档次的产品和有档次的服务,我享用不够 售后服务 顾客是我的朋友 和生产部处好关系 是你的一项 本领 品管部与生产部的关系示意图 品管部 前后工序关系       顾客关系 生产部 朋友关系 与生产部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使你的生存空间大大扩展,更有利于品管举措的实施。 按检验方法特征划分 理化检验 感官检验 理化检验: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精度高、误差小。 感官检验: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质量特性、特征作出评价和判断,依赖检验员的经验。 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 进料检验 工序检验 成品检验 进料检验(IQC): 对外购物料(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件等入库前的接受)的质量验证 检验程序: 按规定的检查内容、方法、数量严格检查(专职质检员) 进料检验分 首件(批)样品检验和成批进料检验 进料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 首件(批)样品检验 是需方对共方提供的样品的鉴定检验认可,有代表性,进料比较基准。 适用于: 供方首次交货 供方产品设计或结构有重大变化 供方产品生产工艺有重大变化 进料检验 成批进料检验 成批进料检验 是对按购销合同的规定供方持续性后继供货的正常检验 根据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实施核对性的检查 两种检验方法: 分类检验法 接受抽样检验 成批进料检验(检验方法) 1 分类检验法 2 接受抽样检验法 分类检验法: 外购物料按其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和可能发生缺陷的严重性分A、B、C三类 A类:关键 严格全项检查 B类:重要 对必要的质量特性全检或抽检 C类:一般 可凭供货质量证明文件验收,或作少量项目的抽检 成批进料检验(检验方法) 接受抽样检验 对正常的大批量进料,可根据双方商定的检验水平及抽样方案,实行抽样检验 工序检验(IPQC) 目的在加工过程中防止出现大批不合格品,避免不合格流入下工序 检验在制品是否达到规定质量要求,检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工序因素(5MIE),判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意义:并不是单纯剔出不合格品,还应看到工序检验在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积极作用 工序检验的三种形式 首件检验 巡回检验 末件检验 首件检验:指每个生产班次刚开始 加工的第一个工件,或加工过程中因换人、换料、换活及换工装、调整设备等工序条件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大批量生产“首件”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首检制度是一项迟早发现问题,防止系统性质量因素 导致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首检三检制 *操作者自检,再由班组长或质量员复检,最后由检验员专检;首检是否合格,应由专职检验员认可并打上规定的质量标记,做好首件检验记录 无论如何,首件未经检验合格,不得继续加工或作业 检验人员必须对首件的错漏检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巡回检验 要求检验员在生产现场对制造工序进行巡回质量检验,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检验频次和数量进行(记录),工序质量控制点是巡回检验的重点,检验员必须把检验结果标志在工序控制图上 巡回检验对检验员提出了较高的素质要求,检验员应发挥职能作用的检验方式 巡回检验 检验员应积极主动帮助工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分析质量原因提高操作技术。 巡回检验发现工序问题时不能有情面观念,要严格把关。 要和操作工人一起找出工序异常原因,采取有效纠正措施,恢复工序受控状态;必须对上次巡回检验后到本次巡回检验前所有加工工件全部重检或筛选,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或用户。 末件检验 指主要靠模具、工装保证质量的零件加工场合,批量加工完成后,对最后加工的一件或几件进行检查验证的活动 目的是为下批生产做好生产技术准备,保证下批生产时较好的生产技术状态 末件检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