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 越 “围 城”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已步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能应对各种变化的开放型、高素质人才,是当今国际化教育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忽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学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形成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边多重、多种形式的合作开放,这就需要一套与学生发展相融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把数学教学改革推向了高潮,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开放教育的空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学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学习情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较差。目前开放式教学呼声很高,也有许多教师在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因此,围绕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探索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研究变量的定义
本课题所研究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指与封闭的教学相对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的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系统设计。
在本课题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概念,一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属于自变量,需要在研究中概括程序,系统操作;二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属于研究的因变量,需要在研究中定性定量,科学测评。
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如下几种相互联系并构成整体的教学方法组成:激励评价式教学、情景导入式教学、实验探究式教学、模拟实践式教学、课外活动式教学、自主拓展式教学、互动活动式教学、自主参与式教学。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内在的对应的影响关系。
创新思维,我们在研究中没有给它抽象的定义,而是采用操作定义的方法,从可以观测的操作上去界定。把创新思维分析为五个方面的基本品质构成,并用农村学校可以使用的测量工具进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测评,使创新思维的定义与测评能够统一起来。
创新思维由以下5个方面的品质构成:1、新颖性,指思维的独创程度、罕见程度; 2、敏捷性,指思维过程的速度; 3、精密性,指思维的周密程度,对各个必要细节增补、添加的程度;4、深刻性,即逻辑性,指思维活动中抽象水平的程度;5、灵活性,指思维的灵敏和应变程度。其测评的工具主要有: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报告册、学生问卷调查表、开放式教学学生数学能力考核、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评价表、学生数学综合素养量化表等。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自主探究与开放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善于合作的思想。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和新课程小学起始年级数学教科书为主要教材,研究小学数学整个学段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四、国内外开放式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1998 年 8 月,在第一届东亚教育数学会议上,提出了实行开放性教学的观点,日本筑波大学的能田伸彦教授倡导的开放性教学,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2000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九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桥本吉彦教授作了开放式的教学 ——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的报告,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国内,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各地都有一定的研究,如江苏省对“小学数学例题和习题开放式教学实践”、“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有一定的研究,河南省对“小学数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有一定的研究,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状元学校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开放式教学”的数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论》 周玉仁主编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陈清容 吕世虎主编
《数学课程论》 马忠林编
《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 马云鹏主编
《数学观与方法论》 周春荔编
《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李建萍主编
《基础教育新概念》--主体性教育 张天宝等
《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著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崔允郭等
《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人教社 章建跃著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实验与研究报告》 吴金根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