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期损益差异的变动规律 一般规律: (1)如果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相等,则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分期损益相等。 (2)如果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 (3)如果完全成本计算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的固定制造费用,则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 *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前后各期产量相同、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分期损益的差异存在以下规律: 第一,如果某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期末存货量等于期初存货量),则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分期损益相等。 第二,如果某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期末货存量大于期初存货量),则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大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 第三,如果某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则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利润。 * 3.不同产销水平下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变动成本法体现了销售量、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单价、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成本法下各期利润与直接与销售量多少相关。如果销售量不变,不管产量增加多少,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不变,如果销售量增加或减少,利润也随之增加或减少,这有利于促使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 完全成本法由于将固定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成为影响营业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如果产量不同,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不同,产量越高,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成本越小;反之,产量越低,单位产品的固定生产成本越大,这样转入当期销售产品的成本不同,利润当然也不相等。这样有时就会出现销售量增加,利润反而减少或销售量减少,利润反而增加等不正常的现象。 【例2-9】 * 四、变动成本法的利弊分析 1、优点: (1)成本管理方面: 便于分清各部门间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简化成本计算; 最符合费用收益原则。 (2)计算净利方面:更好地反映损益与销量间关系,有利于树立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3)有利于企业作经营决策分析。 2、局限性: 划分本身有局限性; 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 不适应长期决策和定价的需要。 * 判断题 1.若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生产零部件,则固定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 ( ) 2.高低点法适用于各期成本变动趋势较为稳定的企业。 ( ) 3.变动成本法下,全部制造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 ( ) 4.完全成本法下,如果各期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只要各期的销售量相同,各期的净收益就相同。 ( ) 5.一般情况下,变动成本大多是可控成本,固定成本大多是不可控成本。 ( ) * 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有3000件积压的在产品,总制造成本为60000元,如果花40000元进一步加工,该批商品出售可得销售收入80000元,该批在产品也可直接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50000元,在分析这两个被选方案时,沉没成本是( )元。 A.10000 B.40000 C.50000 D.60000 2.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重置成本 D.沉没成本 3.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位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 )。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总成本 * 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1年期初存货是30000元,期末存货为0元,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比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营业利润( )。 A.大
显示全部